郭孝恪注視著百步外的關隘,下令道:“先上一千軍!”
隨著一聲令下,一千名唐軍士兵手執盾牌,護衛著攻城梯隊向龍水屯蜂擁而去。
城頭上,張晟目光冷肅地注視著向城門奔湧而來的唐軍,這支軍隊奔出二十幾步,速度驟然放慢,開始小心翼翼的盾牌結成了一面盾牆。
城頭上五百名隋軍士兵手執軍弩瞄向不斷湧近的唐軍士兵,當敵軍已經進入七十步內,進攻的鼓聲驟然停止,關隘前一片寂靜,只有唐軍士兵前行時發出的沙沙聲。
張晟等唐軍士兵進入六十步內,一聲令下:“側面放箭!”
左右兩側各有兩百名士兵,他們各分三隊,聽到號令之後,立即同時放箭,百多支強勁的弩箭從側面射向敵軍人群,隋軍弩箭威力強勁,箭矢射透了兩側比較薄弱的盾牌,一片慘聲頓時大響,幾十名唐軍被射倒,滾翻倒地,另外一些人更是從旁邊懸崖跌落,慘叫著掉進了深深山澗之下的溪河。
但戰爭既然打響,就沒後退的理由,唐軍士兵陡然加速,瘋狂地向上面的衝擊,只要衝到城前的開闊地帶,兵力便可以向兩邊擴充套件。
城上兩側隋軍箭如飛蝗,分三隊輪番射擊,而正面的百名士兵則把一塊塊礌石砸了下來,衝在正面的數百名唐軍被盾陣擋著,導致視線不佳,被礌石翻滾的衝擊力砸翻在地。
他們的盾陣可以頂住兵箭密集的射擊,卻擋不住礌石翻滾而下的巨大沖擊力,成片成片被撞翻,密集的箭矢射至,混亂中的唐軍無法集結盾陣,死傷慘重。但後面的唐軍士兵又在郭孝恪的指揮下猛衝上前,在激盪的戰鼓中前仆後繼,後面唐軍則用弓箭掩護,密集的箭雨射向城頭,不斷有隋軍士兵中箭倒下,但倒下一個,後面計程車兵立刻補充進來。
戰鬥異常激烈,從六十步到三十步之間短短的斜坡上,屍體開始迅速堆積,不到一刻時間,唐軍士兵便有數百人死傷,第一批千人隊終於頂不住,如潮水般地撤下。
郭孝恪冷哼一聲,他已經發現了隋軍最大的弱點就是人數不多,試探性進攻結束,下達正式進攻的命令:“三千人進攻!”
進攻的唐軍陡然增加了三倍,咆哮著揮舞戰刀,向關前瘋狂奔湧而去,箭矢如雨,石塊密如冰雹,一場爭奪險關要隘的慘烈之戰拉開了序幕……
張晟冷靜的指揮著正面計程車兵先把礌石砸下去,他這是考慮屍體能夠攔下面積較小的礌石,所以先把礌石使用,如果留到後面,恐怕無法建功,與礌石相對的圓圓的滾木,長達一丈,一旦下放,就能順著屍體下滾,是以留到後面。
頓時城頭箭如疾雨,礌石儼如冰雹般砸下,數千名唐軍士兵手執盾牌,抬著攻城梯緩緩駛來,一片片的被射倒砸翻,出現了慘重傷亡,但城下的唐軍弓箭手也開始大規模反擊,雖然對隋軍士兵造成的傷亡不大,卻起到了壓制的作用,使其反擊的力度大幅下降。
隨著戰事的展開,斜坡上彷彿地獄一般,地面上的本來已經完成看不到,全被面目全非的屍體鋪滿,不過唐軍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進攻緊跟而來,同樣又留下無數屍體,數十架殘破不全的攻城梯倒在血肉模糊的地上,但更多的卻是戰死計程車兵,戰事只進行了一個時辰,唐軍就付出了四千餘人的傷亡。
有的被礌石砸得蜷縮了身子,已經面目全非,有人被箭矢刺穿胸膛,臉上還帶著臨時前的痛苦,有的人頭不見,屍體殘缺不全。
眼前的一切都令人觸目驚心,甚至唐軍都不願意在東城進攻了,而是把戰場移到北城。侯君集一揮戰刀,下令道:“傳我命令,大軍再度進攻!”
其實侯君集完全可以繞城而過,直接帶著大軍退向隆山,如果他這麼退走,兵力稀少的張晟也不敢出城去追;但問題是,侯君集有嚴重的性格缺陷,他之前不學無術,在與同僚相處之時極為自卑,但現在追上並超越同僚之後,之前的自卑就演變成了極度的自負自傲。看出龍水屯只有一千餘名守軍之後,侯君集覺得自己如果連這座小城都拿不下來,這會嚴重影響到他的威名;更重要是他對這小股敵軍做不到視而不見,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這座堅城。
隨著侯君集一聲令下,唐軍的進攻又開始了,激烈戰鼓聲再次響起,又有三千唐軍投入攻城戰鬥,這已是第五次攻城。
城上的張晟見狀,也下達全軍上城的命令,在城內備戰計程車兵也紛紛衝了城頭,加入到了激戰之中。
城下唐軍組織五千弓弩手掩護攻城軍進攻,箭如密雨的射向城頭,壓得隋軍士兵抬不起頭,不斷被中箭的隋軍士兵從城上慘叫著摔下。
“轟”的一聲巨響,城垛碎石四濺,一架攻城梯終於搭上了北城頭,緊接著又有十多架攻城梯先後搭上了城頭,數千名唐軍士兵如蟻群一般登上梯子,拼命衝上城頭。
城上隋軍有的用滾木礌石紛紛砸下、有的用刀劈矛捅、有的則用守城鋼叉叉住梯子奮力向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