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御史,何事如此慌張?”李世民心頭為之一覺,但臉上卻故作淡然之色。
“殿下,微臣受命前去蜀郡北部巡視,發現有大量流民從隋境湧來。”孫伏伽大聲說道。
“這流民怎麼出現的?而且隋軍不是已經封鎖了各條通道了嗎?這個時候怎麼會有流民南下?”李世民十分不解連連詢問。
孫伏伽解釋道:“蜀郡之北地勢險要、山勢縱橫,本身就不是什麼產糧良地,那裡的百姓之前亦是受到隋朝商人蠱惑,眼見田地產出不高、糧價低廉,乾脆就放棄了田地,直接入山尋找珍貴木材;如今百姓也是有錢無糧,當隋朝斷了糧食貿易,出現流民潮也很正常。據一些流民所言,他們是聽人說殿下有濟世安民之才,是益州百姓再生父母,在成都城開倉放糧,任由百姓自取,所以盡皆湧來,而隋軍遠襲益蜀中,自身並沒有多少軍糧,在無力幫助百姓的情況之下,索性放開通道,讓百姓南下就食。”
此話一出,大殿之內一片譁然。
“殿下,這些北部流民分明就是受到隋朝的蠱惑,前來找我們麻煩來的。所謂的‘濟世安民’、‘再生父母’實則是楊侗對殿下、對我大唐王朝的捧殺。”
陳叔達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的關鍵,這些前來蜀郡的流民對大唐王朝滿懷希望,這才遠道而來,可要是接濟這些災民,就會損耗大唐本就為數不多的糧食,若是朝廷不願接濟,不但對擁有“濟世安民”、“再生父母”之美名的李世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搞不好的話,這些希望破滅的流民,一定會在蜀郡發生暴動。
“該死的楊侗。”李世民惡狠狠地咒罵了一聲,經過陳叔達這麼一點,立即意識到“濟世安民”、“再生父母”之美譽,實則是一記捅向大唐心臟的毒匕。
“濟世安民”、“再生父母”都是一些虛名而已,李世民可以完全不在乎,但是那些攜家帶口、洶湧而來的流民才是問題的關鍵,這些人的到來會給自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他知道自己現在的首要之敵,不是合圍而來的數十萬隋軍,更是在於內部,大唐本來就在蜀郡等地失去了民心,使各地百姓都當了流民,人人到了能夠忍受的極限,要是這些北部流民在蜀郡鬧事,本地百姓定然會紛紛響應,從而掀起反唐的巨大風暴,使大唐王朝無法立足。
想到這裡,李世民焦急的說道:“楊侗陰險狡詐,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環套著一環,他故意把什麼‘濟世安民’安在我的頭上,分明就是利用流民來鬧事,這些人一旦鬧事,就意味著內部的流民也會紛紛效仿,諸位可有什麼對應的辦法?”
“殿下。”蕭瑀聽出李世民未竟之意,分明就是不願拿官糧來賑災,當他想起李世民不聽自己的建議,不願把官糧低價出售來平息民怨,才導致流民四起,其是憤慨的說道:“其實處理流民之事並不難,關鍵是要安撫好他們,朝廷只要給他們賑粥、給他們安排住處,他們就不會鬧事,要是從一開始就做好這些,就根本不會有流民潮的出現,更不會有資陽城事件的發生……如今資陽事件、流民事件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正該由殿下出面賑濟,一來可讓城內百姓信服,二來也能讓百姓體會殿下仁心。”
聽了蕭瑀這番話,李世民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一雙利稅的目光更是充滿了濤天怒火,如果目光可以殺人的話,恐怕蕭瑀已經被李世民碎屍萬段了。
蕭瑀讓自己拿官糧軍糧去平抑糧價、賑濟流民,道理是沒錯,也是老成的治國之道,但隋軍此時此刻已經打到蜀郡,用不了多久就會兵臨城下,蕭瑀這時候提議把糧食放出去,跟建議自己自廢武功、裁減軍隊完全就是同一回事。說這種話,跟建議自己自縛陣前,卑躬屈膝的向楊侗下跪投降有何區別?
這道理,蕭瑀不會不知。這個老傢伙分明就是看到大唐國勢將傾,巴不得自己把李唐江山拱手讓出;畢竟蕭瑀是楊侗的舅姥爺,要是能讓楊侗兵不血刃的結束唐朝壽命,他蕭瑀算是立下大功了,而且因為大小蕭後之故,以後他就算當不了隋朝的高官,全族上下照樣能夠平平安安、無損無傷的過著人上人的富足生活。
但是李世民生氣歸生氣、憤怒歸憤怒,卻也知道九成以上的大唐官員都有這種想法,一些人更是不懷好意的盯著李氏宗親,企圖用李氏宗親的人頭,去隋朝換取高官厚祿,一旦自己動了蕭瑀,恐怕這些人就會其中發難,所以哪怕再生氣、憤怒也得忍氣吞聲的忍著。
他深吸一口氣,硬生生壓下這股差點噴湧的怒氣,故作恍然的說道:“要是蕭相國不說,我都差點忘了蕭相國在安置災民方面有著最為豐富的經驗。既如此,那我便下一道政令,將平抑糧價、賑濟災民之事全權託付給蕭相國來處理。至於陳相國、宇文相國則專門為我出謀劃策,而唐尚書兼任京兆尹,負責緝拿城中罪犯、打擊隋朝細作等等事項。”
“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不等一臉愕然的蕭瑀出聲反駁,李世民就已經站了起來,說道:“我現在要去皇城練兵,諸位各回官署吧。如今國事艱難,我希望大家務必充分利用好每一刻時間。”
“殿下!”蕭瑀衝著李世民背影叫了一聲。
“蕭相國還有何事?”李世民止步回身,不悅的看向蕭瑀。
“微臣手中無糧,平抑不了糧價、賑濟不了災民。”蕭瑀一咬牙,大聲說道:“但是微臣知道有人在國難當頭,進行惡意囤糧,如果殿下能借一千名精兵,微臣定給他殿下一個滿意答覆。”
“蕭相國,確定有這樣的人嗎?”李世民雙眼一亮,成都平原怎麼說都是富饒的產糧重地,就算百姓再不精心侍田,也不可能說沒糧就沒糧,眼前這些人之所以不作為、之所以說沒有糧食,實則是心懷鬼胎,不想為大唐效力了,如今蕭瑀上自己這麼一逼,辦法就就來了嗎?
“確實有!”蕭瑀重重的一點頭,斬釘截鐵的說道:“但我希望殿下除了一千精兵之外,還給予微臣生殺大權。”
“準了!”李世民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要是蕭瑀可以圓滿的解決眼前這場糧食危機,就能使楊侗所執行的捧殺陰謀化害為利,使自己獲得各地流民之心,在接下來的大決戰中,為自己所用。至於蕭瑀殺多少個惡意囤糧的不法商販、不法貴族、不法文武,李世民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他取下自己的佩劍,遞給了蕭瑀:“我給蕭相國一千赤甲軍,並賜予先斬後奏之權。”
“謝殿下信任!”蕭瑀行了一禮,接下了這柄權力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