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白水關、葭萌關、梓潼關之後,楊侗鬆了一口氣,這三大險關一下,代表這一根楔子成功的打進益州,把偽唐王朝攔腰斬斷。而隨著三關失守和楊侗親征的訊息遍傳全境,已經處於兵力空虛、多面受敵的金山、義城、普安、清化、巴西五郡各縣城紛紛獻城投降,普安郡境的劍門關守將劉德裕,更是不用李襲志出面,便已順勢歸降大隋。
楊侗令緊跟而來的劉綱收攏各城士兵和糧草。至於偽唐任命的官員,楊侗暫時還沒有動,畢竟這一次歸降的五個郡,就有四十五縣,他一時半會也找不到這麼多人替代,而地方正處於隋唐交替的關鍵時期,不能沒有官員治理,只要軍權牢牢掌握在朝廷之手,這些人也掀不起多大風浪。更何況楊侗還火速從大興調來預備官員熟悉各地的民情風俗,慢慢接手主要職務,而且他為了讓這五郡能夠平穩過度,還專門讓杜如晦來處理這五郡政務,以杜如晦的能力,定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五郡掌控在手,將之經營在大軍的大後方,所以楊侗並不擔心這些地方再次造反。可以放心的率軍征伐他處。
這天,一架飛天神舟飄飄蕩蕩的起飛,準備前去梓潼關,只是剛剛起飛,飛天神舟在地方將士驚愕的目光下,突然散了架,大股黑煙湧出,如同一朵烏雲向空中飄散,飛天神舟快速向地面跌落。
“咔啦啦……”
一陣令人牙酸的破裂脆響聲中,這架飛天神舟撞到了葭萌關的城牆上面,承載著將士的船艙帶著士兵們從空中落下,在地方翻滾了幾次,便沒了聲息。裡面的煤灰如黑色的雲朵飄落下來,將周圍地面染成了黑色。
有士兵飛步上前檢視,發現裡面計程車兵已經摔暈了過去,也幸好是剛起飛,否則從高空中墜落,必死無疑。
當然了,這也是飛得太低的緣故,降落傘打不開,要是再高一些,將士們完全可以跳傘逃生。
楊侗得到了訊息,帶人前來檢視,命人將摔得傷筋動骨將士抬去救治,向身旁的王雄誕問道:“這是發生的第幾起安全事故了?”
“回聖上,自飛天軍組建以來,先後有五十四架飛天神舟自行毀壞了。”王雄誕的臉色十分難看。
楊侗連忙讓人把隨行工匠召集了過來,又讓人把飛天神舟的殘骸收集回去研究。
不久,一群工匠跑了過來,為首之工匠,正是何稠次子何明,目前在少府監任職,他繼承了其父何稠在工技方面的天賦,雖未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可也是大隋王朝難得一見的良匠。
他仔細的看了一遍飛天神舟的殘骸,向楊侗拱手一禮,苦澀的說道:“聖上,非是卑職等人不盡力。而是這飛天神舟雖好,但有幾個方面卻是我們目前難以攻克的大難題。”
楊侗點了點頭,問道:“還是材料方面不過關嗎?”
“正是!”何明十分無奈的嘆息一聲道:“因為這飛天神舟的皮囊要把煙霧聚攏,才能升空。所以獸皮縫合需要十分緊密,導致線頭不能太細;縫合之處至少還要疊加三層才能保證煙霧不會外洩,而且縫合絲線又不能過粗,否則又會留下太多的針眼,可是尋常絲線又不夠堅韌,很難支撐飛天神舟長途飛行,所以只能採用一些特殊的絲線。另外就是煙霧中的粉塵也會隨著煙霧沉積到飛天神舟的皮囊之上,時間久了,內部皮囊就會積累一層厚厚的煙塵,從而加大了上方燈籠的重量。”
其實工匠也紛紛發表者自己的看法,問題很多,但主要原因無非只有三個,一是氣囊的縫合問題,二是時間一久會積攢大量灰塵,三是支架的材料還沒有辦法根治,只能用竹篾、藤篾編制而成,輕是輕了一些,可時間一長,就被煙霧、熱氣烘得又幹又脆,若遇大風,或是使用時間長,就會折斷。
“有沒有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楊侗雖然想出了飛天神舟,但這東西畢竟是超前千年的產物,以當前的材料和技術,根本沒辦法根治安全問題,所以這三點他也沒有什麼辦法來攻克。可是這麼強悍的克敵利器,若就此放棄的話,楊侗又很不甘,但再這麼摔的話,飛天軍恐怕就會人心渙散了。
“有倒是有。”一名裁縫匠對楊侗躬身一禮,說道:“卑職等人按照聖上的方法進行過技藝倒推,發現飛天神舟一般可以飛行千里,但因為工匠手藝差距大,做出來的飛天神舟也有優劣的差別,要確保飛天神舟安全的話,飛行五百里左右便要更換一次燈籠,要麼廢棄不用,要麼清理好內部積塵之後重新縫合,只是這麼一來,靡費極大,根本無法大規模鑄造。”
楊侗聽了這話,皺眉不已。五百里看似很遠、很長,但實際上,也就是從洛陽飛到大興而已,他問道:“除了更換燈籠之外,就沒有其實辦法了嗎?”
“請聖上恕卑職無能,除非每一艘飛天神舟都像我等專為聖上打造那艘一般;否則的話,就沒有第二種辦法了。”幾名匠人相視苦笑,何明繼續說道,“聖上那一艘個頭龐大,用料自然也是最好的,安全遠遠高過一般的飛天神舟,至少可以飛行千里才需要更換燈籠。”
“五百里就五百里吧!”楊侗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飛天神舟的造價本就高昂,現在看來,其維護成本也不低呢。不過雖然無法大規模生產出來,而且飛行時間也不長,但總比沒有的好,就算只有五百里的壽命,卻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作用,比照常規攻堅戰的成本,其實也不算太貴,畢竟人力無價嘛。
飛天神舟哪怕再昂貴,也貴不過飛天軍士兵,這可是有史以來的首批空軍,如今無端的折損了百多個,已令楊侗肉疼了許久,再這麼非戰減員,不說飛天軍計程車氣如何,以後還如何招募新的飛天軍?再好的東西要是沒有人敢去操作,也是廢物一個。
好在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只要未來不斷深入研究、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大隋的工匠遲早能夠做出更好、更安全、承重更多的飛天神舟來。
“你們抓緊時間把現在這些更換一遍,朕不想再聽到飛天神舟自毀、將士墜亡的訊息。”楊侗說完,又安撫道:“朕不怕你們開銷大,你們只管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研究下去便是,有什麼新的思路,只管運用上去測試,總之,朕十分支援飛天神舟這個前所未有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