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養不了這麼多軍隊,又不願意裁軍,那隻能在錢糧耗盡之前以戰養戰了。”裴行儼說道。
“不錯。”楊侗沉吟半晌,說道:“李世民要打,也是打我大隋,但他不管是東征漢川和順政,還是北伐河池與漢陽,都面臨著相當殘酷的攻堅戰,以他那良莠不齊的軍隊,根本攻克不了各個關山要塞。而那四萬吐蕃精兵又不以攻堅見長。這樣一來,他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溯白水北上,攻打臨洮的薛萬徹;二是從汶山甘松山一帶進軍江源郡,然後與我們決一雌雄。”
“聖上所言極是。”裴行儼想了想,說道:“不過末將認為他們真要打的話,應該打臨洮,因為和我們江源相比,薛萬徹將軍的兵力不多,李世民打臨洮的勝算更大。”
“朕的看法和你恰恰相反,朕認為李世民會和娘尚囊來打江源郡。”楊侗深有信心的說道。
裴行儼有些不解的說道:“江源有聖上和第一軍在,李世民打江源,不是找死嗎?”
“你不覺得這支吐蕃軍的處境、心情和江都之亂的驍果軍很像嗎?”楊侗反問。
裴行儼稍一思索,立即恍然的點點頭,他明白楊侗的意思了:當年李淵造反時,擔心自己打不過大隋,所以向突厥可汗始畢稱臣,並讓劉文靜向始畢許下“若入長安,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之盟,因此始畢大舉進犯,與大隋發生了馬邑之戰。而這個盟約同樣傳到江都以後,驍果軍心憂家鄉父母妻兒,還鄉心切,這才被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元敏等人加以利用,從而發動了江都之亂。
那支驍果軍在迴歸途中,面對悍勇的瓦崗無數精兵猛將和足智多謀的李密,在內訌不止、糧草不足、軍心渙散的情況下,還能打得盡佔天時地利人和的瓦崗丟盔卸甲,順手弄死了大當家翟讓,李密也差點被射死。他們驚人戰鬥力是如何做得的?一是精銳中的精銳,另外就是“歸師勿遏”所造成的。
而這四萬名身在異國他鄉的吐蕃軍,回家心情比江都驍果軍還要迫切萬分,娘尚囊逗留不走的話,吐蕃軍估計會像反楊廣一樣造他的反。要是李世民帶他們打臨洮,與他們回家之路雖非南轅北轍,但也差不了多少去,根本發揮不出他們拼命之心,這麼算下來,江源的的確確是他們進攻的首選之地。
若是隋軍像瓦崗軍一樣去斷吐蕃軍的回家之路,他們能不拼命嗎?
而且單純以兵力來說,與吐蕃、吐谷渾聯軍打過幾場大仗的江源隋軍並不佔據優勢,若是李世民的軍隊加上四萬名意圖拼命的吐蕃精兵,李世民的勝算還是極大的。
更關鍵是這裡的主帥是楊侗,要是像驍果軍弄死翟讓一樣的弄死楊侗,那麼,李唐王朝即便不能翻盤,但隋朝至少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混亂。
想到這裡,裴行儼得思路豁然開朗,他肅然道:“末將明白了,這麼說來,我們很快又要打一場大仗了。”
“這沒辦法,誰讓李世民多了四萬名精銳的‘死士’呢?誰讓朕的人頭是大隋值錢的人頭?”楊侗也無奈的笑了。
“或許這便是李世民成功說服娘尚囊原因。”裴行儼沉吟道。
“朕也是這麼想的。”說到這裡,楊侗眼睛變得明亮了起來,只見一個小黑點自東飛來,小黑點越來越近。
幾名親兵紛紛喊道,“聖上,是從東邊來的信鷹!”
一隻蒼勁雄鷹在上空盤旋,慢慢擇地降落,楊侗對裴行儼笑著說道:“看樣子是朕猜對了。”
過了不久。
鷹信就被修羅衛送到了楊侗手上,內容正是李世民的兵馬正往同昌郡集結。
楊侗當即下令,“傳朕命令,半個時辰後,全軍向永治集結,另外給十旗軍下達命令,各帶麾下三千士兵,隨朕作戰。”
“遵命!”傳令兵紛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