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815章:十部奪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5章:十部奪旗 (2 / 3)

“人口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朕也不願勞民傷財,讓江源百姓無休無止去服役,所以,打算開通奴隸貿易,利用那些奴隸來修道路、興水利。”

大隋的奴隸以突厥人、靺鞨人、室韋、鐵勒人為主,至於吐蕃人,也只是近期抓到的一些戰俘,但隨著吐蕃的崛起,以及江源郡被納入大隋版圖,已經和吐蕃徹底接壤了,楊侗決定鼓勵這些酋長去抓捕吐蕃人來與進行進行奴隸交易。

一是增加大批免費勞力,二是翦吐蕃的戰爭潛力,三是將忠誠這些酋長的羌人勇士犧牲在無休止的奴隸爭奪戰中,化作這些酋長手袋裡的錢財。

“聖人可汗仁慈。”聞著濃重的血腥味,偷偷地看了眼城下的屍山血海,眾人違心道

“你們各部大約有多少名勇士?”楊侗見到興高采烈的眾酋長默不作聲,心下頓時冷笑起來:得隴望蜀指的就是這些人,有了生機之後,私心就開始出來,但老子還真不信你們不動心。

他淡淡的說道:“之前打仗是立場不同,如今戰爭結束,化干戈為玉帛,那你們就是大隋的子民!朕既說過既往不咎,就不會追究過去之事!你們放心好了。朕是打算給你們一條財路。”

“財路?”眾酋眼睛大亮。

“正是。”楊侗接著說道:“朕決定以党項八部、吐谷渾兩部為基,在江源成立名為十旗的十支軍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旗幟以示區別,首領也不叫酋長,而是旗主,每一旗的編制是三衛,每衛千人,總計三千兵力,每名旗主任期兩年,卸任以後到洛陽接受新的任命。這十旗的使命是去吐蕃、南詔掠奪,搶到的財富都歸你們所有,但是各部牧人必須賣給朝廷,不得私自截留。”

“當真?”眾人又驚又喜。

這可是他們是擅長的老本行啊。

如今朗日贊普已死,吐蕃精兵盡喪,不久之後,必將陷入群龍無首的亂象,他們現在背靠大隋,哪會怕這些吐蕃人?

這還真是條光明的發財之路,雖說任期只有兩年,可這兩年要是拼一點,完全可以賺到十世之財啊。

“不假。”楊侗看了他們一眼,似笑非笑的說道:“你們要是不願意,朕也不勉強。”

“我等願意。”眾人連忙表態。

“給朕聽好了,各旗兵力必須控制在三千,超出一人,朕就當你們造反來定了,城下那些屍體就是榜樣。”楊侗冷然道。

“遵命。”本來打算小主意的眾酋心頭髮寒,一人壯起膽子問道:“聖人可汗,我們十旗何時可以出兵?”

“十旗顏色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青、緊、黑、白、黑白相間,地位也以此順序排列,至少旗色歸屬以遷徙的速度來定。”楊侗說意味深長的說道:“第一個遷徙完畢的人,先從太守處領到紅旗,不但可以率先掠奪毫無戒備的吐蕃小部落,還有兩個月的緩衝時間。這個緩衝,指的是第二個獲得旗幟者,需要等第一旗掠奪兩個月後才能出兵。而第二旗有一個月為緩衝,第三為半個月,此後各有兩天時間緩衝,至於最後獲得黑白旗那個,半年後才能出兵…回去準備吧…”

“遵命。”

“我等告辭。”眾酋長行了一禮,紛紛離開城關。

李世謨佩服道:“聖上,胡人素來貪得無厭,您這十旗制度一出,這些人必將在這兩年任期內瘋狂掠奪吐蕃、南詔。”

楊侗笑了起來。

清朝用八旗制度漢入中原,殺伐無數,以幾十萬人口奴役了人口上億的華夏數百年,他現在就是試一試,看這制度能不能橫掃域外。

他對李世謨說道:“吐蕃、吐谷渾主力盡喪,朗日贊普和慕容孝雋也都死於城下,同時殺了數萬名俘虜一事,應該取得了震懾周邊部落的效果;但江源郡雖被大隋佔領,然地處高原,路途難行,條件艱苦,關鍵是盡為各部羌人,要想將之盡皆漢化,難度非常大,更非一年半載之功。朕打算以李將軍為江源首任太守,夯實一個牢固的根基,不知李將軍可願?”

李世謨文武兼備,武藝不如秦瓊、羅士信、裴行儼這些大將,可他自小學習兵法,極有韜略,而且這些天在二吐聯軍猛攻下,不但能站穩腳跟,還能在極為不利的形勢下,發動周邊各部紛紛前來幫助守城,足見其能,這等珍貴、罕見的全才,楊侗自然不會只讓他當個次官。

“末將遵命,多謝聖上看重。”李世謨大喜。

隨著大戰結束,二王皆亡,數萬名代表兩國戰力的精兵被屠殺,因為吐蕃強勢崛起而征戰不休的吐谷渾、党項和白蘭諸羌之地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同時大隋殺戮六萬多名戰俘的事情也震懾了諸羌各部,為大隋的政令夯實了根基。

他只要聚攏牧人、興建三座縣城、興修官道,再以鐵血懾敵酋、以利益分化、以史書典籍歸化其民這三重手段治理江源即可…只要多管齊下,兩代過後,所有異族盡說漢語、寫漢字、讀漢書、執漢禮,幾乎與隋人無異。一旦以這套行之有效手段來奠定根基,那就是不世之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