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736章:龍兄虎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6章:龍兄虎弟 (2 / 2)

自從大隋消滅了李密以後,天下似乎回到了南北對峙的書面,不少不知楊侗戰略的人以為楊侗穩步推進,先滅五嶺之南的馮盎、有四塞之險的益州偽唐才會考慮其他,但是馮盎方面有張鎮周和秦瓊,偽唐方面有有楊善會、李靖,已經沒必要加派兵力,接下來,充當看客的自己恐怕會有很長時間沒有作戰的機會。這對於一心想謀取軍功的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

拔尖者,比如楊恭仁、韋雲起、楊恭仁、秦瓊、李靖、羅士信等人已經功成名就、名揚天下,登上‘鎮國神殿’不在話下,但是還有一大堆武將覺得自己的戰功還不夠資格當護國神將,問題是四周異族都臣服歸順了,總不能無故去打吧?他們正愁沒有撈取軍功的地方,吐谷渾和吐蕃湊巧冒了出來,這不就是推自己登上榮耀之顛的戰功嗎?

而杜如晦卻蹙起了眉頭,這些傢伙打得什麼主意他怎麼不知道?換成其他時候,杜如晦自然不會反對,但朝廷現在想引吐蕃兵入益州,以好一舉殲滅,然後再以少量軍隊殺入敵境,若是在河源一帶打得太猛,把吐蕃嚇跑怎麼辦?所以增兵河源絕非好主意。

“微臣複議。”正當杜如晦打算出聲反對的時候,又一名文臣出來說道:“吐谷渾、吐蕃開了先河,各個蕃屬都在看我大隋的反應,若我大隋就此了事,他們又會有什麼想法?他們不會認為我大隋以和為貴,而是覺得我大隋軟弱可欺;若不拔其國、滅其種,我大隋治下蕃屬將來豈不見樣學樣?長此以往,我大隋威嚴何在?微臣以為必須藉此機會,再來一次殺雞儆猴,讓這些不知天地之大、大隋之強蕞爾小國見識見識大隋之天威。”

這個慷慨陳詞的傢伙,正是杜如晦的老弟杜楚客,官拜大興宮宮監。

杜如晦臉色發黑的說道:“慕容孝雋雖然可惡,但不管是吐谷渾,還是吐蕃,再怎麼說也是兩個國家,它們有完善的官制、律法,和強者為尊的奚族、突厥大有區別,不能指望一兩場大勝就能樹倒猢猻散…尤其是吐蕃,要是傾國之兵來作戰,少說也有十多二十萬兵,我們現在有多場戰爭在打,要想將之殲滅,而王伏寶將軍只有三萬將士,他沒有兵力對付這麼多,一定要大舉出兵的話,就得從隋唐邊境調兵遣將,可那樣興師動眾,消耗的錢糧就大了。”

“我們連突厥都打爬了,這十多二萬雜兵有甚麼好忌憚的?”杜楚客不滿道。

“你懂什麼?”杜如晦面色一板:“吐谷渾還好說,但是吐蕃卻不是好打的,朗日贊普固然狂妄,卻不是愚蠢之輩,此人能夠將吐蕃從一個四面皆敵的小部落經營成西南一霸,這就是本事。而且他一直在效仿中原王朝建制,吐蕃在他手中正處蒸蒸日上的鼎盛時期。”

眾人默然。

杜如晦言之不錯,吐蕃和突厥、契丹、奚族這種部落制不同,人家不但懂得利用佛教掌控人心,還懂得學習中原制度,努力興建君王至上的大一統王朝,這種國家韌性十足,極難對付,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高句麗,高句麗從漢朝延續至今,壽命比漢朝還要長。但是歷史再長也改變不了國小民寡、國力孱弱的事實,要不是南北紛爭太久,要不是隋文帝大意輕敵、武帝各種作死,哪會活到現在?

而吐蕃也是一個想方設法進入集權制卻還沒成功的國家,暫時還有各種不和諧,但不管怎樣,吐蕃傳至朗日贊普已經有了三十二代,雖然它有很多陋習,可是野蠻的習性讓吐蕃保持了兇悍殺戮的本性,粗糙的制度和佛教則是讓他們維持了統治的延續。對付這種國家,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不能一時頭腦發熱去幹。

楊侗見到杜如晦把自己的弟弟壓得沒脾氣,心下好笑,說起來,大隋體制內的龍兄虎弟還真不少,比如說楊氏兄弟(楊恭仁和楊師道)、薛氏五虎、李靖兄弟、杜氏兄弟、來氏兄弟、周氏兄弟、麥氏兄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另外還有虎父虎子,比如說裴氏父子、李景父子……

見到大家一律看向自己,等著自己表態,便說道:“克明所言有理,吐谷渾和吐蕃雖然可恨,但興兵討伐之事,還需要緩緩圖之。

“聖上……”杜楚客訕訕道:“我大隋犧牲無數將士,才有號令天下的威望,難道就讓這威望被吐蕃、吐谷渾這種野人踐踏不成?”

“自然不能。”楊侗昂然道,“雖然暫時不能滅其國、屠其族,但斬其一指還是可以。”

眾人雙眼發亮,紛紛問道:“那聖上是怎麼想的?”

“就像去年打吐谷渾那般,殺掉一部分有生之力。加大彼此之間的矛盾,引誘朗日贊普一步步的派兵前來送死。”楊侗說道。

杜如晦行禮道:“聖上英明。”

“……”杜楚客無語的看著兄長,我的意思好像也是這樣,咋就不見你誇一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