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 (1 / 3)

當初,房玄藻為李密設想的策略,就是放棄中原,跳出戰爭泥淖,避開兵鋒鼎盛的大隋王朝,傾盡兵力南圖江南,就是想割據東南,讓天下形成隋、唐、魏三足鼎立之勢,一旦勢成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隋唐大戰不休,陷入僵持,李密則可北伐中願,從邊部牽制隋軍;如果隋軍攻魏,李淵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哪怕不用李密遊說,也會從西面進攻關中與河洛,以逼大隋撤軍。

這其實就是魏蜀吳、周齊陳的翻版,三足鼎立最為穩定,對峙局面短則如魏蜀吳延續數十年,長則如南北朝、周齊陳那般,分裂三百多年。

而李密在轉戰南方之後,首先面對是盤踞在南方的江都李子通、吳郡沈法興、江淮杜伏威,之後才到豫章林士弘、永嘉孟海公、荊揚蕭銑。

南方大小勢力雖多,然則可堪一敵者極少,所以李密南下之後進展驚人,先是以二十萬軍隊團團困住江都,隨即向李子通開出了吳王和門下侍中的優厚條件,但李子通卻要兵馬獨立的權利,本就山頭林立的李密如何答應?於是讓大軍輪番猛攻江都,李子通兵微將寡,無奈獻城投降,老老實實的當起了吳王和門下侍中,並遵照李密之命,讓毗陵守軍接受李密的整編,致使李密輕鬆得到了江都和毗陵二郡,以及李子通的四萬大軍,成功的立足於南方。

緊接著,李密命王伯當率五萬大軍進攻沈法興的宣城,沈法興親自率領三萬精兵,從吳郡出兵救援,走到吳郡長城雉山之時,被埋伏於此的單雄信、徐世績殲滅,然後用沈法興的首級成功的收編了吳郡、宣城和餘杭的沈法興的軍隊。

吞併殲滅兩路諸侯的李密所用時間不足三個月,江淮東部的大片土地盡入李密之手,但是李密進攻江淮西部時,卻遭到了沉重挫折,當魏軍進攻丹陽之時,杜伏威和輔公佑在江寧大敗王伯當和單雄信,殲滅魏軍六萬餘人,二將率領殘軍敗將退回丹江,逃回江都。

但這場大戰也讓杜伏威軍付出沉重代價,損失的兵力高達三萬餘人,連輔公佑也身負重傷;慘勝的杜伏威無法應對勢力強大的李密,不得不聽從輔公佑的建議,放棄了歷陽和丹陽二郡,退守廬江,然後引蕭銑之兵入境,與李密對峙合肥,雙方雖無大戰,小打卻是不斷,總體而言,佔地利之便的杜伏威和蕭銑軍隊勝多敗少,先後剿殺魏軍近三萬,致使魏軍軍隊縮減到南下之前。

也在此時,長期被杜伏威和蕭銑壓制的林士弘宣佈效忠李密,接受楚王之封,並從九江方向對杜伏威發起攻勢,但卻中了蕭銑麾下的岑文字之計,被打退回豫章,連九江也落入蕭銑之手。

而李密在南方的表現出來的強勢,也讓孟海公受到了威脅,集中兵力於會稽,雖然沒有出手,卻也迫使李密抽出四萬大軍坐鎮餘杭,這也間接的助了杜伏威一臂之力,分擔掉一部分壓力。

因為天下局勢明朗,杜伏威自知角逐天下的良機已經錯過,加上本人又沒太大野心,便接受了大隋的投降,受封為江淮兵馬總管、柱國、歷陽郡公,可他自從聽到輔公佑說過唐朝以楚王招降是誘餌之後,不敢領這麼高的爵位,便自降一級,在與隋使交往之際,以江寧縣公自居。

這日清早。

杜伏威一起床,就奔向了輔公佑府邸,輔公佑在丹陽身負重傷,傷情反反覆覆,多次危在旦夕,但憑著強壯的底子,多次從死亡之中都了過來,可至今都沒有擺脫危險。

輔公佑躺在一張大軟榻上,他面如淡金,瘦得只剩皮包骨。他是在戰場上中了王伯當的暗箭,他的脊樑骨已經斷了,而且斷骨傷及內腑,這重傷幾乎讓他當場喪命。

杜伏威知道義兄的傷是致命傷,他能夠堅持到現在,除了強悍的體魄,還有驚人意志,儘管堅持到了現在,但這傷勢卻一天一天在吞噬義兄的生命力,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時。儘管有過嚴重分歧,但他們從小就共患難、同甘苦,一步步拼搏才有如今地位,那份深厚的兄弟情,是任何矛盾和分歧都無法磨滅的。

杜伏威輕輕坐在床榻旁,緊握輔公佑的手,望著義兄枯瘦蠟黃的臉龐,一時心痛如刀割,滾滾淚珠大顆大顆的的落到輔公佑手上。

輔公佑慢慢醒來,他努力張開眼睛,見是義弟到了,吃力地笑了笑:“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你這樣子,若是讓孩兒們看到,豈不讓他們笑話?”

“大哥,你什麼時候才能堂堂正正的站起來啊?小弟真的不能沒有大哥。”杜伏威哽咽的說道。

輔公佑微微一嘆,斷斷續續的說道:“我是不成了,死亡對我現在而言不是罪過,是解脫。我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唉!”

輔公佑慢慢閉上雙眼,努力恢復了一絲力氣,又說道:“現在天下局勢明朗,不管是蕭銑、竇建德、孟海公,還是我們,在隋、唐、魏這三大勢力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勢力;李子通就是最好的例子,此人待下寬厚,能得士卒之心,但是妄圖對抗李密的下場是灰飛煙滅,李密的用心很明顯,就是想讓三足之勢重演,這是聖武帝絕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他一定在唐魏真正結盟前,斷去一足,使三國鼎立變成兩強對決。隋朝聖武帝后方穩定,沒有後顧之憂,現在已經成功立足於河南,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和李淵決戰於南陽了,唐軍若是再次潰敗,只有退守巴蜀,屆時,隋朝重新一統天下不會太久。所以你當初決定投降隋朝是明智之舉,不過我要勸你……”

“大哥請說。”杜伏威握緊輔公佑的手,輕聲問道。

這時,輔公佑精神似乎好了一點,他死死的抓住杜伏威的手,急促的說道:“你在江淮的威望太大了,你以後一定要離開這裡,也不要帶兵了,把機會讓給闞陵、王雄誕,這倆孩子年輕,有能力,只要他們立功,你這的後半生就平安了。”

杜伏威鄭重地點了點頭,“我聽大哥的,如果隋軍一到,我立即交出兵權,前去洛陽面聖,這個江淮總管我就不要了!如果聖武帝態度不好,我會擇機辭去一切職務,當一個富家翁。”

“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輔公佑欣慰一笑。

杜伏威正要說話,門外卻傳來親兵稟報,“大將軍,外面來了一個張姓商人,自稱在歷陽拜訪過大將軍。”

杜伏威眉頭微微一皺,稍微一想,隨即明白了過來,向輔公佑說道:“一定是張宣,聖武帝上回派來的退那個使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