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 (1 / 2)

午後的洛陽,百姓三五成群的聚在街頭巷尾,紛紛議論著最近城裡的狀況。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怎麼最近總有大量軍隊被送往南方,今天出城的時候,路過伊水,那裡都戒嚴了,遠遠看了一眼,那裡的運輸船少說也有幾千艘吧?”

“不止呢,還有很多軍隊往西南方而去,看樣子應該是要去弘農。”

“沒見朝廷徵發民夫啊,不可能打仗吧。”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個時代運輸承載能力有限,一般在戰爭之前,都會徵發民夫運送糧草,一支五萬人的出征大軍,後勤就要徵發十萬、甚至更多民夫,一些人數高得令人咋舌的大型戰役,實際都是把民夫算在裡面,打仗的戰兵有時候連三成都不足。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聖上打仗從來不徵民夫,這些都由奴兵、奴隸來做;徭役現在也只有軍役、力役兩種;軍役就是從軍,可現在軍人待遇是最高最好的,想從軍的人多不勝數,你想去朝廷還不要你呢,當然了,到了農閒時,各縣也會組織大家訓練,和府兵區別的是不用自備裝備糧食,現在稱為預備兵,意思是說如果十大軍團為首的常備軍,在戰爭中出現大規模損失,才會組織預備兵去保家衛國,但保護自己的父母妻兒不正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嗎?至於力役就是在本縣做事兒,用不著遠離家鄉,其實名義上是為朝廷做事,但修橋鋪路、興修水利、加固堤壩這種事情,方便的其實還是我們自己;而且聖上還規定,軍隊經過的地方,會免除兩年徭役,戰勝之後,其餘地方免除一年徭役。”

“聖上聖明,希望打贏”

“呵,聖上是天下第一軍神,各位將軍也都是常勝將軍,打不贏才怪。”

從王薄造反算起的話,亂世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了,百姓自然是相當厭戰的,但是天下一統之前,百姓都知道戰爭不會結束,至於什麼時候會打,沒人說的上來,不過戰爭來臨這件事,基本上上至達官貴胄,下至販夫走卒,都有了心理準備。

洛陽城的氣氛,隨著軍隊的頻頻調動,變得有些凝重起來,不過讓剛剛成為大隋子民、不太瞭解隋制的百姓安心的是,朝廷始終沒有釋出徵丁命令,不僅如此,還有官員到各里坊進行安撫,表示仗會打,但這是大隋主動對外開打的仗,不會波及洛陽。

在這種凝重氣氛的帶動下,這兩天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開始圍繞戰爭各抒己見,打肯定要打,不過從哪家諸侯先下手,卻是爭執不休,有人覺得該打李密,有人覺得該打竇建德,但更多人認為李淵更好打,先搞他,再論其他。還有一些文官,甚至已經開出了預算單,覺得打李淵是多少、打李密又該多少……

當風聲迅速傳到楊侗耳中之時,一堆方案接著就到,看著這些,楊侗愣神不已,仗肯定是要打,但我說過要打誰了嗎?可你們連打誰誰所需的軍費等等都算出來了,這也太誇張了吧?這還不是誇張的,最誇張的是在先打哪路諸侯的問題上,很快就匯成一個聲音——‘李淵好搞,先幹他。’

……

“皇帝真不是人人都當得了的,人才少有人才少的愁,人才多也有人才多的煩惱!”偏殿之中,楊侗一一看完作戰方案、錢糧預算,不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應該算是幸福的苦惱吧。”

韋雲起、楊師道、房玄齡等人無語

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炫耀’這個詞。

但實際上,

楊侗並不是炫耀,而是有些無奈。

雖然說能者上、庸者下是楊侗用人準則,但他手中的人才其實並不平庸,只不過太多的妖孽,會將一些人壓制下去,彼此之間遲早會產生矛盾;而作為皇帝,楊侗必須提前想到合理安排臣子、安排元老的方法,如果視若不見、棄之不管的話,將來要是發生些什麼大事件,後悔都來不及。

這不是身為臣子的人所理解的。

這話頭自然也不會有人接,韋雲起輕咳一聲,拱手道:“聖上,我們這些年都摁著偽唐打,致使大多數人都以為要打偽唐,恐怕偽唐內部也是這般認為的,這倒是起到一個很好的掩飾作用。”

仗,確實立馬就開,不過楊侗和眾臣這一次要打的不是李淵,而是李密。

竇建德的歸降,使大隋又多出了十幾萬活動兵力,他的八萬大軍若是加以整編,少說也將獲得兩三萬名精兵,楊恭仁手中的精銳之師怎麼也不於十五萬,這還不算充當炮灰的奴兵。而在潁川死盯魏軍的李靖手中兵力也有六萬之數,二人加起來的兵力,和戰前的二十多萬魏軍持平。可是李密和杜伏威打了幾場大仗,消耗了一些兵力,兵力上現在肯定不如大隋,如果大隋此時動手,李密還必須分兵防禦淮南的杜伏威,所以他能動用的兵力遠遠不如楊恭仁、李靖。雖然兵力多的一方並不定獲得最終的勝利,但勝算至少要比兵少的一方高,以楊恭仁、李靖的軍事水準,完全可以發揮兵力上優勢,於戰前將魏軍調動起來,讓對方順著他們的節奏來打。

“命令薛萬均,對朱陽關發動猛烈攻勢!”楊侗笑了一笑,補充道:“既然天下人都認為我軍要打偽唐,那我們就做一齣戲好了!”

“聖上,隋魏淮北之戰估計會有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要浪費,以臣看來,在薛大將軍對朱陽關發動攻勢之餘,讓右僕射攻打淅陽,從背後給朱陽關致命一擊;而秦大將軍的第二軍團則負責牽制南陽方向的李淵。”韋雲起建議道。

“中僕射的意思是假戲真做?”

“正是如此!”韋雲起笑道:“左僕射和李尚書對付魏軍綽綽有餘,除開他們二人的兵力,我軍的兵力依然比偽唐多,對付二李不在話下。”

“有道理!”楊侗想了一想,又說道:“這樣吧,就以年底為限。哪路軍進展勝利,就接著打;戰事不順的一方,則中止觀望。如果都順暢,那就接著打。”

“聖上此法可以激發兩路大軍的鬥志,甚好。”韋雲起贊同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