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625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5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 (1 / 3)

夜已深沉,冰冷的寒風似有雪花飛舞。武德殿御書房,燈火明亮,如今正值微妙形勢,大唐皇帝李淵彷彿找到了年輕時候的幹勁,每天忙得很晚。

書房之內,太子李建成正在向父皇彙報近日的政務,只聽得李淵眉飛色舞、紅光滿面。

李建成說的主要說的是唐朝的財政和民生問題,從年底開始,大唐展開始了滅佛行動,得到很多良田和掛名在寺廟之中的人口,這些人都被編入官籍,接下來就是均分田地這一塊,此事由李建成主管,並派出御史監督民部執行。在這一次滅佛行動中,還繳獲了大量錢糧奇珍,為了充實國庫,李淵一聲令下,荊襄巴蜀的佛像全都成為一枚枚黃澄澄的開元通寶,著實是讓李淵富足了一把。

其實賺到也是大有原因的。

最初的佛門和道家類似,他們既不聚財物,也不置房產,一僧一缽宣揚教義,他們以化緣為生,精神信仰純粹、志向高遠,但是到了後來紛紛廣聚田產、珠寶盈門,他們為了吸引更多百姓,把一間間寺廟修得閃閃發光,美其名曰:佛光普度。久而久之,就佔了大量土地和財富,而且他們還不用納稅,這也表示寺廟越多,朝廷的財政收入越少,更可惡的是和尚們公然發放“高利貸”,將朝廷財政搞得一地雞毛……

佛家的和尚不服徭役,也不用服兵役,有此特殊待遇,導致和尚越來越多,朝廷打仗的時候,連兵都徵不到。更因為近百年來,北齊、南國四朝和大隋王朝都信佛,導致寺畝在全國大興,荊襄巴蜀放到全國雖然不大,寺廟不算太多,但百多兩百年的積攢也是十分的驚人,而且那些油光滿面的和尚體質強壯,經過訓練之後,比骨瘦如柴的老百姓強得太多。

這也讓李淵後悔得腸子都青了,要是他知道滅佛能夠大賺特賺,早在關中的時候就該操辦了,可現在全都便宜了楊侗。

李建成彙報完畢,又說了均田的情況,意尤未盡的李淵也跟著重視了起來,他沉思片刻,問道:“當日我讓你宴請房玄齡,可曾說到均田制、攤丁入畝稅制?”

“兒臣確實和房玄齡、杜如晦、岑文字談過這些問題,不過他們對我朝不抱希望,並說我們也執行的話,將是弊於當代,功在千秋,他們贊成我朝的方向,卻不認為我朝能夠成功。”

“這話怎麼講?”李淵忍住心中的不舒服,疑惑的問道:“為何楊侗執行得了,我們就不行?什麼又叫弊於當代,功在千秋?”

“關鍵是我大唐朝廷掌控的土地太少,即便是奪得佛家土地,但是所佔比例還是不如世家門閥的多,這也讓我朝不能將均田制、攤丁入畝執行全境。”

“這倒是實情。”李淵表示認可。

“戰亂之中強佔土地、藏匿人口是世家門閥和地方豪強崛起的一大手段,一旦有天災人禍等事情發生,他們便會煽動民心,吞食附近村莊城鎮,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之中,當天下之勢明朗,便順勢接受朝廷的招撫,但朝廷為了地方穩定,大多默許了他們對人口和土地的佔領。久而久之,會演變成一個個強大的勢力,青壯家奴稍微訓練,就是一支戰力強悍的軍隊,若不加以限制,且某個世家出現一個野心勃勃之輩,必定會有混亂髮生。楊侗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藉助戰亂,以強硬的手段將治下世家門閥的財富、土地和人口奪走,他的江山是一寸寸打出來的,打得很徹底,所以他所有政策都能貫徹到底,而我們每條政令出來,都需要向世家門閥妥協,最終面目全非,但如果不顧及各方勢力的反對,而強行實施的話,勢必激起世家門閥的強烈反抗,天下必將大亂。”

李建成這一番話讓李淵默默點頭。今天亂世,其實早在科舉制誕生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只因科舉制取代了世家薦才為官的‘九品中正制’,是以犧牲天下世家為前提的,所以關隴貴族反、關東士族、南方士族也反,雖然他們沒有公開,但很多草頭王的背後都有各方勢力的影子,比如是范陽盧氏出身的盧明月、渤海高氏出身的高士達……

如果唐朝在全境執行均田制、攤丁入畝制,那麼,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恐怕立馬就會刀兵四起,世家門閥甚至連利益代表都不用推,就可以直接自己上。

想到這裡,李淵已經領會了,“房玄齡的意思是說朕太性急、太暴力,所以才說弊於當代、功在千秋?”

李建成點點頭,“他確實是這樣說,楊侗以一種流血的暴力方式打破了‘天子和世家共治天下’的歷史現象,所以他不需要向誰妥協,就能把政策深入到每家每戶之中。而我們佔據的荊襄地區還好,因為很多世家生怕戰火席捲而來,逃入了巴蜀,強行執行的話,影響也不會太大,但巴蜀就很嚴重了,因為巴蜀沒有經歷大動盪,小打小鬧影響不了世家門閥對人口和土地的佔據,甚至有些內亂是世家門閥挑起的,目的是佔領更多土地、藏匿更多人口,而以和平方式併入隋朝的蕭銑之地,也有這種問題,所以楊侗打算讓武部尚書裴仁基坐鎮南郡,鼓勵地方百姓狀告地方豪強,然後一家一家的殺過去。這也是得益於隋朝實力的強大,他們根本不怕地方豪強造反,甚至巴不得,這樣就有理由將之屠滅乾淨。說到底,是楊侗想以一世之亂,換取數百年的平靜。而我們如果要在全境執行均田制、攤丁入畝制,既不現實,也會引發嚴重的問題。”

“什麼問題呢?”

“我們地方官員、軍隊將領幾乎被世家門閥把持,如果我們強推的話,首先針對的是世家門閥,恐怕會引起地方官場的強烈反彈,會造成地方官員辭職、軍隊謀反等等問題。”

李淵心中著實不舒服,他冷哼了一聲:“他們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楊侗能給朕一兩年時間,朕照樣可以用暴力的方式解決乾淨。”

李建成聞言苦笑:“父皇,隋軍枕戈待旦,虎視耽耽,隨時都有可能攻打大唐,兒臣擔心動了關隴貴族,勢必會發動巨大的動盪,結果是為楊侗作嫁衣。我們如今獲得幾十萬頃良田,和大量人口、僧兵,關隴貴族的問題是不是應該緩一緩……”

不等李建成說完,李淵便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說道:“正因為我們多了幾萬僧兵和幾萬新兵,朕才有把握守住門戶,能夠安心的解決內憂,最重要的是我們和關隴貴族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所以這件事不要再說了,不管地方和軍隊怎麼動盪,解決內憂之事絕不能半途而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