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 / 3)

一旁,十幾名文武都不敢吱聲,他們心中同樣震驚,南鄉倉庫失守,那他們的軍糧怎麼辦?

李世民的眉頭皺成了一團,這個訊息潛下之意是隋軍已經開進了淅陽,朱陽關和外武關的守軍都處於南北夾擊的處境;兩關中的朱陽關是對北方防禦、外武關是對西北的防禦,兩者都不是針對南方,如果隋軍大舉北上,兩道重關沒有絲毫價值可言,此境之下,後路和糧道被斷的二關還有鎮守的必要嗎?如果不及時撤退,那麼,好不容易脫離虎口的唐軍又陷入隋軍的包圍之中,這一次,也沒有挾持楊侗的辦法了,只因南方都是大唐的領域,要威脅的話,也是隋軍威脅他們大唐王朝。

“殿下,請給末將兩萬精銳,末將願意率軍去支援南鄉,一定把隋軍趕出淅陽,重新打通糧道。”侯君集出聲請命。

李世民終於從長久的沉思反應過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君集勇氣可嘉…但已經沒有意義了…我們分兵的話,正好給了隋軍分而殲之之契機!南部隋軍全軍皆騎、來去如風,人去少了只會被他們一一獵殺,多了的話,薛萬均必然會發動致命一擊,他與我們耗了這麼久,卻始終沒有發動大規模攻擊,不正是等我們分兵,以便一鼓作氣攻克朱陽關嗎?”

“可糧道被斷,後果很嚴重啊。”

“這我知道!”李世民負手走了幾步,對殷開山緩聲道:“先生,你有沒有覺得朱陽關是個殲滅我們誘餌?”

殷開山一怔,沉思片刻道:“卑職覺得不是,如果楊侗真有此意,那麼在弘農長淵就是一個好機會,楊善會和羅士信於東西夾擊,再派水師溯洛水而上,我軍插翅難飛,可他始終只是讓楊善會囤軍於熊耳於我軍對峙,直到太子到了朱陽關之後才讓羅士信發動攻擊,我覺得那時要比現在更有利、更容易成功,殿下覺得呢?”

李世民默然點頭,殷開山的分析很有說服力,如果楊侗真想全殲自己,弘農的地型和時機都比現在好,又問道:“那麼楊侗用意何在?”

殷開山憂心忡忡的說道:“卑職認為楊侗野心極大,極有可能是打算將聖上、太子和殿下一網打盡。畢竟,相對襄陽和巴蜀複雜的地型,淅陽和南陽要簡單多了。如果他的詭計得逞,我大唐便大事去矣。”

李世民暗自心驚,殷開山這番分析,劉文靜前不久也對他說過,當時他覺得危言聳聽,但是從現在的戰局來看,正一步步朝這不好的方面發展,楊侗的成功性現在還相當的大,如果他折在這裡,那麼薛萬均的軍隊就可以南下,然後協同楊善會、秦瓊,於西、北、東三個方向對父皇發動絕命攻勢,父皇和大哥到時候恐怕也要完,好半晌,自言自語道:“看來我們真要退出朱陽關了。”

“殿下!聖上那……”

李世民打斷了殷開山,“先生不用再說了,朱陽關和外武關都守不住了,失守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實力不如人,又何必在不屬於我們的地盤上付出不必要的犧牲?”

“可是我們還有六七萬大軍,若是運用得好,我們未必沒有獲勝的機會。”侯君集這時候說道。

李世民慘笑一聲道:“朱陽關、外武關不重要,淅陽也不重要,軍隊和南陽才重要,如不意外,薛萬均的猛烈攻勢馬上就會來臨,此時不走我們就再也走不了了。如果我們主動撤離,不但所有軍隊都能保下,而且還能奪回南鄉,然後和外武關守軍在丹水以南佈防,和父皇形成齊頭並進之勢。”

“殿下!聖上那裡不好交待啊。”

“不要再說了!”李世民果斷的打斷了侯君集,他知道父皇不會答應他放棄朱陽關,可他知道一旦陷入包圍之後,隋軍絕對不會再給他脫困的機會,他不能再讓大軍置於絕地,這一次李世民決定不再請命,決定臨陣決斷一回,他覺得只有迅速南撤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當即令道:“火速傳我命令,令張士貴退出外武關,率軍進駐丹水縣。”

在此等複雜不利局勢之下,李世民作出了放棄朱陽關和外武關的決定,丟失半個淅陽雖然讓人感到遺憾,但他的決定無疑是最明智選擇,集中兵力鎮守丹水南岸,不僅成功避開了薛萬均針對朱陽關而設下的另外兩個局,保下了有生之力,還免去了被隋軍逐個擊破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說,集中了外武關之兵的李世民還具有了反擊之能。

兄弟們,是不是應該讓李世民贏一回?

頂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