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 (1 / 2)

伏牛山脈西南麓,四周山勢連綿,在山樑中間有一道寬達數里的峽谷,朱陽關就修在這峽谷之中,算是一道險關,受地勢所限,方圓二十餘里,都是難行山道,行軍十分困難,因此它只能算是一座小關,但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河洛的重要門戶之一,只是它受地形所限,偏離河南郡,從未列入洛陽防禦的核心體系之中。

對坐鎮於此的李建成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變性的流放吧!這日照例巡視完城池,李建成回到城樓之後,想看一會兒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作為李唐帝國的皇儲,李建成在當‘二路元帥’的這些天來,著實算不上有多高興,雖說如願以償的保證了軍隊不受李世民蠶食,但是李唐糜爛的局勢讓他憂心忡忡,由於有李孝恭幫助安排軍事,他基本上什麼都不用管,每天都按照點卯,然後是無所事事……他感覺自己這是浪費時間,如果身在襄陽,他這些天可以走訪很多地方,代表李唐皇族收攬很多縣份的民心,可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奈,明明自己每一刻都寶貴異常,可自己卻不得不過這種混吃等死的日子。多次上表,希望御駕親征的父皇啟用李孝恭,讓他接手朱陽關的軍事大權,這樣就能使自己回襄陽坐鎮,處理各種日常事務,但父皇似乎另有打算,屢屢駁回自己的意見。

為何?

文武雙全、寬厚仁慈的父皇變得如此剛愎自用、不近人情、不明事理?

李建成弄不明白,也不理解。

經過這些天的冷靜思考、梳理,他發現李唐的困境似乎全是父皇一手造成的;起事之初,李唐所據地盤不弱楊侗,軍隊、財富、人口、人才、底蘊都不是楊侗能夠比得了的,據有關中之後,各路英傑、人才紛紛奔往大興,興盛之勢一時無雙,李建成也一度以為李唐將能以雷霆之勢統一天下,然則,好好的局面一一葬送。反觀楊侗,因為他是‘暴君昏君’的孫子,對‘暴隋’深懷敵意的天下英才莫不視之如狼、如虎、如洪水猛獸,他每走一步都不順暢,李唐上下對這個內外交困的小小諸侯並未放在心上,可就是這個小諸侯,一次又一次的將李唐摁在地上蹂躪。

從始至終,李唐王朝官吏給李建成的感覺就是一群二世祖,一個二個都沉浸在祖輩的榮光之中,那種先天所具的盲目自大,使他們瞧不起楊侗,更瞧不起構建成大隋朝廷體系的寒士,明明被人家打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但骨子裡就是瞧不起對方,這些人除了自大和懷念自己家族往日輝煌之外,一無是處。

對於這種人,李建成既無奈,又感到可笑和悲哀,更悲哀的是這類人佔據了李唐王朝的九成官職,靠這種人去跟大隋打?白日做夢去吧。

有時候,李建成真的很羨慕楊侗,起初雖然步履維艱,但從他立足冀州,一步步打牢基礎之後,昔日不被天下諸侯看好的河北大地所釋放出來的戰鬥力,當真令人驚怖至極,越到後期,楊侗的路就越順。反觀李淵、李密、蕭銑等人,雖然因為有世家的支援,使初期發展迅猛,大有不可一世之兆,但越到後期越是不順,越到後期世家大族越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病源,他們為了一己之私,聯合對朝廷處處掣肘,很多時候,便是推行一項政令,都要權衡利弊再三才能面向百官,然後又要妥協無數次、刪改無數次才得以推廣,這樣不僅造成時間上的大量浪費,更讓好好的利國利民政令變得面目全非,離政令創立之初衷相隔萬里,有的甚至還會背道而馳,即便有的政令得以勝利推廣,那也是國家在其他方面的犧牲所致;

而楊侗呢?政令一出,便能迅速在治下各地推廣,連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就能夠迅速有效的執行起來,這辦事效率豈止是冠絕當世?完全就是前所未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治下沒有世家這個集團的存在,從而使楊侗無所顧忌的行事,即便有人反對,那也是一小撮利益受損的人群,這夥人放到廣闊的大隋人口之中,儼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興不起半點波瀾就迅速被大海融化、吞食。

鬱悶的吐了口氣,李建成走到了城樓之上,看著夕陽中的美景,眼中閃過濃濃的憂鬱,此情此景,讓他不由生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感慨。

“妖孽啊!”看著手中嶄新的《仁謹詩集之詠懷篇》,李建成苦笑長嘆:“人,怎麼鬥得過妖嘛?”

“殿下!”

便在此時,一名體格威武、氣度不凡的赤盔將軍匆匆而來,他是慘遭辛獠兒伏襲的李君羨,他敗退至此,本以為飽受一翻指責和處罰,可結果不僅沒有受到李建成的責難,反而加以褒獎,這令他十分感動,接受安排後,每天盡職盡責的訓練士兵,打算一雪前恥。

“李將軍有事兒?”李建成微笑看向李君羨,顯得相當溫和。

從身為皇儲那一天開始,就註定李建成不能像李世民那樣透過一次又一次戰鬥來發現、提拔良將,再加上他主管政事這一塊,就更難得良將投奔,因為良將都有自己獨到眼光,心知自己跟隨李世民出戰,可以透過軍功獲得升遷,而在李建成很難獲得出征機會,若是李建成遲遲不能上位,恐怕至死都沒有出頭之日,或許李建成會顧念舊情,但頂多只是安排一個聊勝於無的虛職,也因此,李建成雖為李唐太子,卻無良將可用,否則也不至於在李孝恭遭到罷黜的情況下,手中無將可用,最終被迫親臨朱陽關。

對於自己送上門來的李君羨,李建成可是好的沒話說,這些天李君羨達縱論天下,談論古今兵法以及朝廷政策之優劣,好不親近。

聊得越多,李建成對於李君羨的也更加欣賞,此人不但頗通兵略,對天下大勢也有自身見解,雖然受眼界所限,李君羨的大局觀和遠見方面稍有欠缺,但就李建成所知武將之中,李君羨卻已經是難得的文武雙全了,別說在自己這一邊,便是放到二弟李世民那些良將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對他重視的也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李君羨投奔李唐的時間不長,一不知李氏兄弟之間的競爭,再加上李世民雖然欣賞他,卻也可不能對一名降將過於熱情,否則會而寒了一眾嫡系之心,所以相對於求才若渴的李建成,李世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大為不如,這樣一來,李君羨的心自然更向李建成這邊傾斜了,再則,從個人利益上說,更沒理由錯過李建成這個皇儲。

李建成還不時為李君羨引薦李孝恭、長孫無忌,二人明白李建成的用心,又見李君羨真的很有才華,自然在一邊推波助瀾,營造出一個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當得知李君羨先後在李密、王世充麾下當過三年騎將的經歷,李建成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五千‘捷勝軍’交給了對方,經過這一輪眼花繚亂的操作,不管李君羨向不向李建成效忠,在所有人眼中,他已經綁上李建成的戰車了。

李君羨倒是沒有這種感覺,他沒有黨派痕跡,對李建成的舉動只有感動,而沒別的想法。結果僅只一天時間,這個史上最冤的冤大頭就稀裡糊塗就成李建成的人了。

“殿下!晉王殿下遣李安遠將軍來見,說是有萬分緊急之事……”李君羨到了近前,沉聲稟報。

李建成為之一愣,接著心頭驟然一緊,連忙向李君羨道:“讓他到這裡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