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486章:將帥之差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6章:將帥之差距 (1 / 2)

夜色瀰漫,久未露面的彎月終於笑臉,調皮穿行在天空暗雲中,不太明晰的清輝灑在大地上,忽明忽暗。但唐軍的倉儲重地卻是燈光通明,數百支火把將營門照如白晝。

一隊隊唐軍守衛在營門附近,來回巡邏,沒有絲毫懈怠,另有十支百人旅組成巡邏隊,在大營外的兩裡範圍內來回巡視,不準外人靠近。

大營南面四五里外,有一道延綿十多的山崗,上面林木茂盛,此刻,羅士信統帥的兩萬隋軍已經進入山崗樹林內,正三三兩兩的靠在樹幹上休息,沒有發出絲毫人語,使整座森林十分安靜,彷彿沒有人類存在一般。

如今的隋軍是軍改之後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師,數量確實是銳減了二十近三十萬,可戰力卻不降復增,尤其是‘軍務司’各級成員入營一年多來,隋軍的自律性、忠誠觀念更上一層樓,在思想覺悟這方面,隋軍絕對是冠絕當世的存在!這些老兵懂得珍惜戰前每一息,知道多眯上一眼,自己到了戰場就多一分生機!

李正寶站立在視野開闊的山崗前方,默默的注視著遠處的唐軍大營,呈現在他眼前的並不是正正規規的軍營,而是倉庫群為主的糧草重地,唐軍雜居於各處要道,但是從營盤擺設來看,佈設之人顯然也是一個紮營方面的行家。

這座糧草重地分佈在洛水北岸,綿延近十里,第一道防線是一道寬四尺、深三尺的壕溝,壕溝不深不淺,也不寬,比普通戰馬的長度稍微寬一些,馬匹一旦掉落下去,就被卡在裡面動彈不得。

第二道防線是營柵,四周全部是樹幹搭起來的柵欄,一頭牢牢打入地下,一頭削尖,與另一根交叉形成“X”形,一個個‘X’由一根橫樑穩固,間距不盈尺,成年人都難以穿入,其後,還有一道稍微低矮的鹿尖柵欄與之交叉設立,若是猛然的強行從外穿入,有被裡面那根削尖木頭刺穿之患,每隔三十步還有一座崗哨,戒備十分森嚴。據關德交待,唐軍在地下還布有鐵蒺藜,這些都是防騎兵充足的隋軍偷襲所設立。

整個營盤分成三個部分,呈‘品’字分佈在洛水邊,守軍大營位於倉庫群最北面,距離倉庫群約有兩裡左右,碼頭和倉庫群以上下之勢並列河岸,碼頭居於下游,之所以把倉庫群高在上游,是盧氏縣城與之遙遙相望,若隋軍來襲,常理是破壞倉庫群裡的各種物資,身在上游的它,如果遭到攻擊,那縣城的唐軍也能迅速出城救援,與這個營盤的守軍夾攻來犯之敵。如果隋軍先打碼頭,守軍可以分兵迎敵,而縣城中的唐軍則可出來保護倉庫群。

站在高處,李正寶可以清晰地看見大營的一座座巨大型倉庫,那裡面便儲藏著唐軍的四十萬石糧食和幾十萬擔草料,還有無數帳篷、軍械。

他微微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這營盤的的確確是面面俱到,可是在唐軍的安排上卻存在大漏洞,那就是布兵之人忽略了縣城和大營之間的七八里距離,而且城裡的軍隊是步卒,當他們跑到這裡的時候,早就累得夠嗆,能夠保護一半戰力就不錯了,若是來犯之敵兵力充沛,甚至還能在途中打他一個伏擊,兵力不足的時候,也可以先消滅來援的唐軍,方法是用小股士兵襲擾,同時驚動兩面守軍,縣城唐軍看到這邊有動靜不敢不來,從而被中途伏兵打一個措手不及,而這一邊守軍在不知來敵有多少人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坐視糧草重地不管而去救援友軍呢?他們只會結重兵守住倉庫郡,而來犯之敵殲滅了增援的軍隊後,可以瀟灑的一一打下‘品’字的另兩個部分,從而一一蠶食唐軍兵力、士氣、作戰意志!

如果換成是李正寶來布兵,他認為自己會把縣城守軍都安排到倉庫群這隻角!因為相對這裡而言,縣城根本沒有戰略價值,用五千士兵去守,純粹就是人力上的浪費。世上從無完美之事,張亮追求的面面俱到,實則是面面不到,這不是說張亮無能,而是一種經驗上的缺失。

念頭至此,代替羅士信指揮大軍的李正寶鬆了口氣,這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營,好像變得漏洞處處起來。

這時山腳下跑來幾道黑影,這是一伍斥候,奉深入敵營的羅士信之命特地趕來送信的。

“稟李將軍,大將軍已經過了賊軍崗哨,臨行前大將軍有所交待:李將軍這邊一動手,他便從內部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李正寶大喜,毅然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作戰!主攻守軍駐地和倉庫區交匯口。記住,糧草重地只焚北區即可。”

從戰術層面上說,羅士信和李正寶都想徹底毀掉唐軍這個糧草重要,但是兩人出於戰略層上的考慮,最終一致留下這個倉庫群,只有這樣才能把李世民這支大軍牽制在弘農,如果沒有這個糧食重地,如果或許存在的‘水攻’計失手,李世民必然以破釜沉舟之勢猛烈的攻擊楊善會大軍,而楊善會一旦得知堤壩的存在,必然倉促撤往高處,而這便給了李世民可趁之機,種種不利的局勢下,極有可能讓李世民得手,而這個糧食重地的存在,多了一份念想的李世民的決死之心也不會那麼強烈。所以,兩人定下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策,而大營中的糧草反倒不重要了。

這也是為帥者和為將者的不同,為將者,只需聽從主帥安排,完全自己本職任務就行;為帥者需要通盤考慮,任務細節考慮不周都可以滿盤皆輸。

張亮無疑就是為將者的心態,他的明顯任務守住盧氏的一切的同時,還要為大軍的撤離保障一條坦途,所以他依照任務按步就班的佈防;而羅士信接到的命令是毀滅一切,但他和李正寶卻能根據當前的局勢對楊侗的命令進行調整,比起楊侗的安排,效果無疑更好,這便是為帥者審時度勢、能謀善斷的素質……

“喏!”傳信令匆匆而去。

李正寶又道:“辛獠兒將軍!”

精壯的辛獠兒精神抖擻上前:“末將在!”

“我給你五千精兵,務必將縣城來援之敵殲滅。”

盧氏唐軍計有一萬五,而隋軍共有兩萬人,如果他李正寶把兩萬大軍全部都投入大營之戰也未免太小心、太小看隋軍的戰力了,所以,他決定一戰定乾坤,畢功於一役,從而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而這,則是李正寶針對隋唐二軍戰力所作出的一個調理,與之前的設定又是不同,他現在從羅士信手中接下了指揮棒,有這個決斷權力。

“喏!”辛獠兒興奮的應聲而退,同是出自梁師都那廝麾下,李正寶有謀戰之能;而辛獠兒則是一個勇戰派,通俗說法就是一腦子肌肉那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