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369章:問心無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9章:問心無愧 (1 / 2)

溫湯鎮的殺戮盛宴開始之前,薛萬均發現敵軍駐營之地極為狹窄,大帳立得密密麻麻,一頂挨著一頂,且山上風勢極大,這簡直就是為火攻而設營,他也懶得搞什麼戰術,直接讓士兵縱火燒營。

烈火迅速燃燒,熊熊火焰被風勢卷向營盤,一頂頂帳幕赤焰飛騰,形成十幾裡的火海,整個太白山/東山都被大火吞沒。

大營內,幾萬叛軍被燒得哭爹喊娘,他們在熊熊烈火中互相踐踏,嘶聲慘叫,爭先恐後逃命。

營外的三千隋軍從三面發射弩箭,截斷叛軍的逃生之路,獵殺得死屍堆積,空氣中頓時瀰漫刺鼻的血腥和肉香。

薛萬備揮刀在敵群中劈殺,大刀所過之處橫屍累累,他看到人群中一名敵將揮動大刀撲進隋軍士兵中,殺戮兇狠,一連劈倒十多隋軍士兵。

他大怒的疾奔上前,戰刀在火光中掠過,直劈敵將脖頸,此名敵將白髮蕭然,顯是一名沙場上的老將,他見薛萬備刀勢凌厲,順勢向後一趟,刀鋒從他鼻尖劈過,但他畢竟上了年紀,腰力不足,起身速度偏慢了一步,被薛萬均反手一刀,雪亮的刀鋒從他的後頸劈入,只聽“喀嚓”一聲,血光迸射,斗大的頭顱飛出一丈多遠,無頭屍體血噴如泉,緩緩栽落在地。

幾名親兵一擁而上,將對方人頭搶了過來,薛萬均接過一看,頓時大喜的高喊道:“竇抗已死。”

“啊?”薛萬備為之大愣。

“啊什麼啊?傻小子你撿到大便宜了,此人正是李唐左武候大將軍竇抗。”薛萬均一刀劈死一名砍向弟弟的敵軍,高興的大聲說道。

竇抗是陳國公竇榮定之子,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中的竇氏,是大隋王朝的名門高姓,竇抗的母親隋文帝長姐安成長公主,他的堂妹便是李淵之妻竇氏。

年輕時姿容秀美,性情坦率,稍通圖史,受到舅父隋文帝的寵愛,曾進入太學學習,後授千牛備身、儀同三司、梁州刺史、岐州刺史、豳州總管等職,襲爵陳國公。

在當初楊廣和太子楊勇之爭中,他偏向太子楊勇,楊勇被廢后,竇抗支援新太子楊廣,另一方面又和漢王楊諒暗通款曲,往來密切,立場不堅定。

楊廣繼位之後,漢王楊諒起兵反叛,楊廣擔心與楊諒交厚的竇抗響應楊諒,便命李子雄馳赴幽州,接任竇抗的總管之職。李子雄果然搜到了楊諒讓他響應的書信,雖沒有查到他要起兵響應的實據,但楊廣恨竇抗存有二心,將他除名為民,陳國公爵位由其弟竇慶承襲。李淵在太原起兵後,竇抗前去投奔,被授為將作大匠。唐朝建立後歷任納言、左武候大將軍。

竇抗這樣一個位極人臣的李唐高官,在混戰之中被薛萬備一刀子砍下腦袋,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功勞。

“三哥,殿下不會找我算賬吧!”薛萬備哭喪著臉,一點沒有高興的樣子,他不認識竇抗,卻知道此人是楊侗的表舅公。

薛萬均無語。

這年頭,最恨最想殺楊侗的就是他的這些親戚。這種親戚,楊侗會承認才是奇怪了呢。。

“竇抗已死。”

“竇抗已死。”

眾親衛可不管這些,他們已經齊聲高喊起來。

竇抗被殺,最後抵禦的數千人軍心渙散,四散奔逃,薛萬均厲聲喝道:“堵住出口,不投降者就地格殺!”

一個時辰後,熊熊大火吞噬了整個東山,而山谷之中的叛軍只有八千多人投降獲生,其餘人等不是被殺死、燒死,就是自相踐踏、自相殘殺而死,整個東山山頭死屍堆積、臭味刺鼻,如同森羅地獄一般。

。。。。。。。。。

“快,再快一點!”在北地郡淺水原主事的李唐將軍名叫馮立,他率領幾萬雜兵下了泉淵山,便不斷催促大家向安定郡方向的長武城進軍。

北地郡和安定郡之也被重重大山阻隔,唯一的通道就是沿著涇水河谷上下。

如果從此進入關中,首先要經過北地郡,再從淺水原折道向南,便可進入京兆郡,兵鋒直指長安城

只不過馮立心知兵器嚴重缺乏的四萬六千名雜兵不夠堂堂正正之師一個衝鋒,如果這樣南下,肯定沒有起到攪亂關中的效果,所以他並沒有南下關中,而是西進大隋守軍極少的安定郡。

但是北上安定郡,需要穿過很多險關要隘,當年李唐和薛舉作戰,戰局對李唐屢屢不利,李唐便在險要處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關隘和軍城,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座軍城,一座位於安定郡的折摭城,一座是北地郡的長武城。

長武城是從北地郡進來安定郡的一道關隘,奪下守軍不多的長武城和折摭城後,大軍便有三個選擇,一是北上弘化郡、一是西去平涼郡,一是南下扶風郡與太白山那一支軍隊匯合,

長武周長約有五里,李唐最多時駐兵五千人,而大隋由於這宰了整個雍州,所以只象徵性的安排三百郡兵駐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