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比被別人家的孩子拜師了要好,小杉樹界修士多是這樣的想法。
李昕年站在一旁,心中盤算著要如何才能拜師到徐前輩的門下。
論實力、論天資、論關係,他李昕年其實都排不上號,帶他進來的那位長老,也在著重推薦旁邊的另一名年輕人。
這可是那位長老的嫡親後代,怎麼也不可能丟下對方轉頭培養自己。
但李昕年卻沒有放棄,他和現場還有很多年輕人一樣,心中絲毫不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了希望,反而有當仁不讓的意味。
我輩修士,正應當事事爭先!
況且人家上界修士說了,他收徒看的是對於大道的領悟力,可不看修為和資質,誰會覺得自己這方面不如旁人呢?
聽著眾位長老一個接一個推薦著自家子侄,而徐前輩只是含笑以對,對於不斷上前拜訪的青年才俊們不置可否,李昕年終於下定決心。
“諸位長老,徐前輩,晚輩李昕年有一建言。”李昕年提高了音量,一邊說著一邊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對著四方行禮。
他知道自己這一舉動有些僭越了,但為了拜師徐前輩門下,李昕年也顧不上這麼多,只好以禮數彌補一些。
果然見周圍一眾長老們齊齊皺眉,帶他進來那位長老更是快步上前。
要是徐先表現出任何不滿之色,他就會親自把李昕年直接提走。
但徐先很有前輩高人的風範,只是輕輕擺手道:“無妨,這位李小友,儘可開口。”
李昕年定了定神,他知道得到開口說話的機會不難,難的是如何打動眼前這位徐前輩。
原本李昕年心中已經有了想法,但此時站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而且這些目光幾乎人人都不弱於自己,甚至有遠超自己的前輩高人……
李昕年不由有些緊張,因為他感受到了不小的敵意,自己站出來是為了什麼,這些競爭對手們自然最為清楚。
想到這裡,李昕年突然心中一動。
自己等人競爭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拜師徐前輩門下的名額?那為什麼前輩不能多收幾個弟子呢?
不,收徒還需要花費精力培養,但自己不需要培養啊!
當然,能有徐前輩的指點固然好,可哪怕是隻有上界心法,李昕年覺得自己也是不虛此行了。
於是李昕年當即開口道:“無論前輩擇誰為徒,晚輩願意隨侍前輩左右,為前輩實驗心法走向。”
“期間若有任何意外,全由晚輩自行承擔,絕不苛責前輩半分!”
李昕年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他在這一刻突然福至心靈,意識到徐前輩和本界修士的最大差距。
觀念不同啊!
像他們這樣為求上進不擇手段的修士,哪會在乎什麼歧路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