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投映技術在主世界不算什麼,道門連實體影像都可以實時展示,這種PPT模式的既定內容就更不在話下。
不過在小杉樹界,這可是稀奇貨色,或許修士可以手動模擬出類似的場景,但技術代替人這本身就是相當了不起的壯舉。
而更讓眾人在意的是,光幕上面寫著的文字——“大道是什麼”!
“這莫非是……徐前輩專程為了我們而撰寫的傳承功法?”李昕年頓時又有些激動起來。
他沒想到這位徐前輩這麼講究,上來二話不說就是乾貨。大道這個東西,正是小杉樹界修士現在最需要的。
下一刻,隨著徐先右手在光幕上輕輕點選,又是一行新的文字浮現出來。
“引自《修道基礎》第六講,第十三節。”
“道門初級教育出版社第四次刊印。”
李昕年不由愣了愣,看著這些每個都認識,可是放在一起卻不明白意思的文字,感覺事情好像不是自己想得那樣……
不管了,只要是真正的大道至理,外表如何又有什麼關係?
李昕年定了定神,開始全神貫注觀看起光幕的變化,同時也聽著徐先的講解,生怕漏掉一個字。
徐先不能算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做這種填鴨式教育時,他甚至沒有提前看一遍自己的“教案”,更別提備課了。
徐先只不過是把道門的官方資料直接搬過來用,照本宣科講述一遍而已。
道門在大道刻度八十單位之前的知識,並不會做很嚴格的限制,尤其是大道這種虛無縹緲的內容,更是需要有嚴謹的學術定義。
這是為了防止修士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修行,最終走上歧途,大道之路一旦走歪,哪怕有機會撥亂反正,也無疑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但對於小杉樹界的修士來說,這麼一份僅僅價值百來個道功的教案,已經稱得上是無價之寶了。
從來沒有人,向他們給出如此準確的大道定義,從四階元神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來解釋大道所在。
儘管徐先基本上只是照著念,可一眾長老和李昕年等晚輩們,依舊是聽得如痴如醉。
實際上別說是李昕年了,就算是水準更低的真元境修士,也覺得自己能夠聽懂不少,這跟眾人的認知大相徑庭。
原本以為大道這等高大上的東西,說起來必定晦澀難懂,誰知道竟然能被講得如此深入淺出?
不愧是上界修士,不愧是徐前輩!
實際上,大道的理念確實有些飄忽,但道門成千上萬年來的積累,早就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畢竟這屬於基礎教育的範疇,本來就是給道途上的初學者看的,僅僅是瞭解大道的概念,又不需要真的去練。
畢竟等修士的修為漸漸高了,很少有人會回頭來學習這些內容,要是不在基礎教育中全部講明,將來可能會出岔子。
而且道門的風氣和小杉樹界大不一樣,講述任何理念都是力求使用明確、細化的語言,可不會故意說得雲裡霧裡,讓人看不懂。
這一篇文章其實內容並不多,只是基礎教育中的一小節,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大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