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相間的古裝,頭髮高高紮起,楊超月拿著一把舞扇子上場,後面跟著十餘位伴舞。
她這場連唱帶跳,難度很大,方景特別要求。
楊超月唱歌沒有特色,要想徹底走出去光靠方景一直寫歌是不行的,方景也不可能一直幫她寫。
歌舞結合,讓人看到她閃光一面,落下印象標籤,方景想了很久之後才想出來的。
只要標籤有了,以後看到這個人,自然會想到她擅長領域,而楊超月的標籤就是古風少女。
“我們華夏的漢字”
“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
“我們華夏的漢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琴簫合奏,箏鼓齊鳴,滿滿的古風氣息傳來,配合激昂熱情舞蹈,亮點十足,燃起全場。
臺上,楊超月額頭微微滲出汗水,一半是累,一半是害怕,雖然排練過很多遍,但到真正比賽的時候還是有點緊張。
而且現場觀眾不多,她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喜歡她唱的歌。
只能按照方景說的,埋著頭唱就是,當下面全是公園大叔大媽,唱完走人。
“煢煢孑立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犄角旮旯”
“娉婷嫋娜涕泗滂沱”
“呶呶不休不稂不莠”
網上,彈幕無數!
“牛皮!這是哪個人才寫的歌?”
“當年去給秦始皇找仙丹,他給我一粒我都沒服……”
“哭了,這年頭書讀不好,連歌都聽不懂。”
“媽媽問我什麼跪著聽歌!”
“說讀書無用論的出來,瓞嫖臬龘龘旯嫋娜娼呶稂莠,這句話中除了嫖娼,你還認識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