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火遍全國的火箭少女釋出第一支宣傳曲MV,微博癱瘓。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
“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說聲對不起”
“魔鏡魔鏡看看我我的鎖骨在哪裡”
“美麗我要美麗我要變成萬人迷”
“我要變成萬人迷”
卡路里刷屏,楊超月一句唱破音的歌詞也刷屏,看著微博粉絲蹭蹭漲,楊超月才明白當時方景為什麼要把這句給她。
單曲發出,火箭少女開啟全國巡演,幾十個城市到處跑,跑完城市跑綜藝,漲粉無數,代言多到手軟。
十一個女孩,每人身價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五月,方景在所有的社交賬號上釋出動態。
“專輯已發,歡迎試聽!”
他很少發專輯,別人一年一張,他幾年下來都沒一張,大部分歌都是以單曲形式發的,還是免費。
見方景放專輯,無數粉絲瞬間盯上,快速購買,相比看方景的電視劇,很多人還是喜歡聽他唱歌。
“對不起,我錯了,不該買這張專輯。”
“嗚嗚嗚,怪不得老師說學習重要,這會我懂了。”
“英文不好都不太敢聽方景的歌。”
“哇,這歌太好聽了,你老……呸,這歌真棒。”
“十首歌,全是英文,臭弟弟,你是認真的嗎?”
數字專輯,一共十首,五塊錢,全都是英文歌,標題打的全球發行,多個國家上線,其實也就那麼幾國。
&n It Possible,也就是方景前世華為花八千萬買下所有版權做手機主曲的那首。
剩下的歌也都是前世著名歌曲,這下方景幾乎把他會的英文歌全部掏幹了。
“方景以前的歌不都是不要錢的嗎?這次怎麼收費?瞬間沒愛了。”
“滾,沒錢你還聽歌,人家五塊錢十首很貴嗎?平均一首五毛錢,這你都捨不得掏,是人嗎?”
“方景算良心了,我看了一下國外,這張專輯賣的是五美金,換成軟妹幣好幾十呢。”
方景的數字專輯全球發行第一天,國內銷量就是九百多萬,直接破紀錄,號召力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