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牙疼,怪不得要他,十萬塊還不夠他主持一場婚禮,貪這種便宜,看來這也不是什麼好導演。
導演和演員一樣,有國際,頂級,一流,二流,三流。
三流以下不消說,根本上不了檯面,要麼是沒上個專業課,自學幾天,抱著一劇成名想法瞎拍。
要麼一些有錢子弟錢多沒地燒,幾臺攝像機架著玩玩,順便騙女孩。
三流導演明顯基本功有,但也只限於基本功,一天天靠喝酒拉投資商,拍爛片最多的就是他們,簡直把觀眾智商按地上摩擦。
華夏十大影視城,光是橫店一年就八十多個劇組在拍,全部加起來那是多少?最少五六百個組,可見導演有多少。
二流導演作為電視劇中流砥柱,在娛樂圈活躍最多,雖然作品質量不高,但產量高,是很多三線明星趨之若鶩物件。
至於一流導演很少高產,其中有一部分人專門拍電影,講究精益求精,沒好本子寧願不開機。
頂級導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在電影圈金字塔頂端,合作物件也是影帝或頂級明星。
……
似乎是知道方景想什麼,楊檸道“別拿三流導演不當導演,人家要是想拿捏一個小明星還是輕輕鬆鬆的。”
“去了那邊好好學,我介紹幾個老戲骨給你認識,人脈關係打好,以後路子寬。”
“對了!對嘴型,不記詞的歪風邪氣就不要學。”
劇本一合,方景嘀咕,“我倒是想,但沒機會。”
從出公司到現在,三個多小時,就這會功夫,他已經把臺詞全部記住。
……
翼省某個山區小鎮,方景到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多,天色漸黑。
為了拍攝風雪遮青山,天冷寒刺骨畫面,劇組特意“翻山越嶺”來到此地取景。
不是敬業,據說是特效貴,預算不夠,他們原來的拍攝地是在五公里外,剛好條件附和就搬過來了。
一個組上百號人,小鎮旅店明顯不夠,很多村戶空屋都被租下,方景下榻地方在一個木式結構大院。
周圍住的都是主要演員和導演副導演這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