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老國足的比賽的球迷對那時候的比賽應該印象深刻,沒錯,那時候的國足技巧也是出了名的糙,但是那時候的國足碰到東南亞這些球隊的感覺就像成年人踢初中生的感覺,那是各種碾壓。
那時候的漢國男足號稱‘漢國頭球隊’,一群頭球出眾的大漢站在對方禁區裡,各種頭球轟炸欺負人。當年國足九大高中鋒,平均身高188!一個個練得腦子裡都長肌肉,那隨便一光膀子都是八塊腹肌嚇唬人的那種!這種糙路子儘管碰到身體更加強壯的歐美球隊不佔光,但是碰到東南亞球隊那真是予取予求。
那漢國男足什麼時候變成今天這樣的呢?
當年漢國男足有個讓無數職業球員頭疼的體能測試,其中有一項叫做‘十二分鐘跑’:如果十二分鐘跑不到2900米,那就直接取消參賽資格;如果超過2900米不到3100米?那可以補考,超過3100是及格線。如果過了及格線需要進行5X25折返跑,如果超過3300米的話就可以直接參賽不需要參加折返跑測試。
這種體側那可真是被無數職業球員怨聲載道,畢竟通不過就沒法賺錢了。於是就說這種體側‘沒有必要’、‘不科學’。最後在無數的‘專家’提議下,這十二分鐘跑就這麼被取消了。於是也就有了漢國足球沒落。
你指望那些職業球員懂得自律?
在別的國家想偶遇職業球員就去健身房或者野球場,而在漢國想要偶遇職業球員?去夜店!原來球員進球一脫衣服,那不管水平如何都是一身肌肉,現在的國足一脫衣服?那都是肚腩。。。。。。
高麗男足在國際賽場上以‘髒’和‘黑’出名,漢國球迷總是很不屑笑話他們,可是怎麼就不想想高麗男足靠什麼進的國際賽場?還有東瀛男足,每次和國際強隊對拼都不落下風,他們憑什麼跟強壯的西方球員拼到最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身體素質上!
歸根到底漢國足球的沒落,那就是從體能變差開始!
碰到這時候就有人說了:這絕對是扯淡!如果光能跑就行,那乾脆找一群練長跑的去踢球行了!足球靠的就是技術。
唉,漢國說是球迷多,但是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懂球的人少,踢球的人更少。現在周圍多少連足球規則都不懂的人還在那裡指指點點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拜託,連最基本的體能都沒有談何技術啊!你這技術再棒,輕輕一碰躺下了那還踢個屁?
總而言之,對抗性競技運動就是建立在身體素質上,身體素質不行說啥都白搭!
作為一個在NBA混跡多年的球員,安東尼瓊斯深諳身體素質的重要,所以他對這些來學習的小學員從小開始就專注身體素質的鍛鍊。
結果那些小學員的家長不樂意了,我們跟你來學籃球技術的,不是跟你學健身的,我們孩子這麼小怎麼能吃那樣的苦?
於是一群家長跑到‘龍韻’去抗議,那意思大體就是一個:按照我們要求的教!
龍騰也沒慣毛病,直接大手一揮:全部退費,不教你們總行了吧?
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下來,不過數量並不多,從原來幾百學員到了今天變成了只有十幾個人的樣子。
他們現在一直都在租賃一個室內球館訓練,還在期待有自己的球場呢。結果沒想到。。。。。。按照澤特的說法,這尼瑪起碼需要十年?
這還搞個屁啊!
聽了楊萌的話澤特卻道:“這倒沒關係,在這社群路另外一邊有十二公頃土地,原來是龍氏集團準備建設這個別墅區後繼房區的土地,結果這個別墅區銷售情況一般,所以也就沒使用那塊土地,那塊地如果建你的‘體育城’那肯定不夠,但是如果建個大型體育館那是綽綽有餘。你建個‘五棵松’也用不了五億人民幣。而且私人建體育館雖然沒有補貼,但是政府可以減免收費還給與政策上支援,也會協調相關機關或者部門給與特事特辦!如果你只要一個籃球訓練館的話?半年就可以搞定,如果是你真要修建‘五棵松’那個級別的?兩年就行!”
“那塊土地距離咱家遠麼?”楊萌不解問道。
“就是出社群對面山腳下靠近公路那一片都是。因為距離你的‘體育城’要求差距太大。所以就沒有用到。”澤特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