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季庫特作為沙俄遠東的交通樞紐,有全國各地的長途司機到達這裡送貨配貨。而卡車司機聚集的地方是什麼樣子?這一點兒全世界都一樣:有女人和酒的地方。
這些卡車司機在路上那可都是精神高度緊張,到了目的地後才算放鬆一口氣,這一路冰天雪地危險重重孤單寂寞。這好不容易放鬆下來能不放鬆一下?
趕緊喝點酒找點兒女人。。。。。。
嗯。關於喝酒這點兒,事實上很多卡車司機開車的時候都不忘喝兩口伏特加,畢竟這荒郊野外的沒有警察管。人家也說了,走這麼危險的道路,不喝點兒酒壓壓驚是根本不敢開車上路的!
都知道沙俄人愛喝酒,根據調查目前大概30%的沙俄人死亡跟酗酒有關。可是其實沙俄之前是個並不愛喝酒的國家。
在基輔羅斯時代的沙俄,這裡人只有生孩子、戰勝獲勝和人死亡的時候喝酒,而且那時候還是很貴的蜂蜜酒,喝一點點兒意思下就是了。
最早把酒精飲料帶到沙俄的是1428年的熱那亞商人。但是當時沙俄政府直接禁止了熱那亞商人把酒賣到本國,那個時期的歐洲稱呼沙俄人是‘不愛喝酒的人們’。
到了彼得大帝的時候沙俄開始賣酒了,而賣酒的原因很可笑,是‘別讓人笑話’,那時候他想學歐洲的樣子來發展沙俄,而他有好幾個朋友都是日耳曼人,他們都愛喝酒。所以彼得大帝也開始喝酒並且賣酒,但是為了這事不知道讓當時的官員罵成什麼狗樣。。。。。。
對了,當時還有一道奇葩的法律:如果有女人敢從酒館裡強行帶走她們正在喝酒的丈夫的話,是要接受鞭刑的!
包括葉卡捷琳娜二世(和韋小寶有一腿的是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的時候國家沒錢,人家就開始支援國家生產酒賣酒,那時候國家壟斷賣酒的市場。
在1858年1859年之間沙俄還爆發了起義,就是反對到處賣酒!當時起義的人群就是要求國家停止賣酒。
到二戰結束後沙俄人酗酒的數量明顯增加,不管男女都是如此。那時候是前蘇時期,酒還是國家生產銷售,但是起碼質量有保證,後來前蘇解體,私人公司終於可以製造酒賣酒,但是質量又出現了問題,在沙俄經常出現喝假酒喝出事的新聞報道。
事實上沙俄在遠東最美的旅遊景點也跟沙俄人唉喝酒有關,那就是海參崴的‘伏特加沙灘’。
前蘇時期,當地人覺得廢舊的酒瓶處理起來怪麻煩的,乾脆就把他們都敲碎了扔到海里去,反正那裡也人少,把玻璃碎片扔到海里也沒什麼事。當時那邊幾公里的海灘堆積了玻璃瓶子碎片,根本沒有任何遊客會去那地方旅行。
但是經過海水長時間的沖刷後,那些玻璃碎片變成了五顏六色的玻璃鵝卵石,整個海灘邊的美麗異常,隨即成為了當地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有無數遊客去那邊旅行,成了去海參崴必去的網紅打卡聖地。這也算是一個黑色幽默。
瓦列裡和謝爾蓋帶楊萌來到烏斯季庫特一個叫做‘小杯’的酒吧。這號稱是烏斯季庫特最好的酒吧。天知道這老丈人和女婿一起來這樣的地方是什麼意思。。。。。。
到了酒吧出來幾個沙俄男人,那走路搖搖晃晃的一看就沒少喝。結果看到楊萌等人後其中一人突然快跑衝到馬路邊的電線杆抱著電線杆就不撒手,還衝著楊萌等人念念叨叨不知所謂。
楊萌一頭霧水,問謝爾蓋這是什麼意思?
謝爾蓋也是哭笑不得,對著男人說了幾句後那個喝醉酒的男人上下打量楊萌後在同伴的爆笑聲中罵罵咧咧的走人了。
“這是怎麼回事?”楊萌不解問道。
謝爾蓋解釋道:“嗯,你知道我們沙俄人很能喝酒對吧?這大冬天喝醉酒凍死人的事情都時有發生,所以我們烏斯季庫特有專門的戒酒所。如果警察遇到路上瞎晃的酒鬼就會帶到戒酒所去。你這穿的長袍戴著帽子他以為是警察了。所以抱著電線杆證明自己還沒有喝醉。”
楊萌苦笑不得:“這帶回去醒酒應該是好事吧?是怕他凍死。”
瓦列裡聽明白楊萌的意思後也是一長串沙俄語,謝爾蓋解釋道:“剛才瓦列裡說,我們這裡的警察可不像漢國的警察那麼文明,瓦列裡上次被抓到戒酒所捱了一頓臭揍不說,身上的錢包什麼的都不見了。氣的瓦列裡再也不給烏斯季庫特警局的人修理東西了。”
楊萌瞠目結舌:“瓦列裡還有喝醉被抓到戒酒所的時候?”
謝爾蓋道:“事實上在沙俄酗酒的幾乎都是貧窮落魄的人群,現在那麼久喝酒歸根到底是經濟蕭條導致的。在我們這邊有句話是:前蘇時期人們是愛喝酒但不酗酒,而開始酗酒就是從前蘇解體後。另外我們這裡又是遠東,冬天太漫長了,除了喝酒還能做什麼?要麼啪啪啪要麼喝酒。原來我們日子並不好過所以經常喝酒,那個詞叫什麼呢?借酒消愁?後來日子好過了,所以現在喝酒也是不會像原來那麼個喝法,如果被打上‘酗酒者’標籤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