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可不知道自己竟然被人惦記上了,他現在遇到了自己的難題:這條路真的不是一般的難走!
雖然他的‘烏拉爾’摩托車是全季節摩托車,可以適應極寒極熱的溫度,但實際。。。。。。這路上的雪實在太厚了!他在等待鏟雪車清路。要不然根本沒法前進!
三米高的積雪見過沒?
在沙俄這邊的冬季野外各個城鎮都是有鏟雪車的,就是改裝的鏟土機,一般都是履帶車,這樣一邊可以一邊剷雪一邊把剩下的積雪壓實。要不然這路是根本沒法走!
不過這些村鎮都是‘各掃門前雪’,可能這邊路清好走了一段,前面就是一堵‘雪牆’。
沙俄的冬天還真不是蓋的,就連火車都有清雪火車。其實就是個專門用來剷雪的‘火車頭’。正前方像個船頭一樣尖銳,正面是鐵板做成的雪鏟,下方有一排鋼絲繩像是掃帚一樣清理鐵軌附近的積雪。雪鏟還可以根據積雪厚度調整高度。
“眼前這段路是沒法走了。”楊萌對著GoPro自言自語道:“我現在有兩種選擇:第一呢,就是等待附近城鎮的清雪車工作,但是。。。。。。天知道這要等多久,誰知道那鏟雪車司機喝了多少還能不能工作。這樣等待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我決定休息一下,在這裡待一晚上,如果明天路沒有清好,我會重新選擇一條路,你們看到這裡有條河,我會沿著河道北上,你們可以看到,道路上積雪很多,但是森林裡積雪並不多,倒是方便趕路當然我絕對不建議別人這麼做。”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荒野求生節目或者影視作品裡都有這樣的偽常識,那就是到了荒野外如果迷路就尋找河流然後沿著河流尋找生路。這看上去好像很正確的樣子,但是他們都沒有說的,人類雖然有尋水而居的習慣,但是有可能走幾周才能找到人的居所。這段時間你還要保證自己的食物保證自己的安全,這可是比找到人類居住點更難的事情。”
“那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記住:所有的驢友在野外迷路的話,第一時間就是待在原地別動等待救援!因為搜救工作都是透過線索蹤跡來尋找失蹤的人,如果一開始就亂跑,那就回導致線索混亂增加了搜救難度,大大加長了搜尋的時間。我們國內經常發生驢友失蹤後搜救工作非常難做的事情,導致這情況的原因就是很簡單:那些驢友迷路後都在想辦法自己尋找生路。事實上很多時候‘坐以待斃’並不是一種壞的選擇。”
“嗯,現在我打算做什麼呢?當然是做好露營的準備!”楊萌調整了一下攝像頭,指著旁邊的一個帳篷:“你們看,我帳篷都支好了。。。。。。你們是不是以為我現在在作死?畢竟現在晚上溫度能到零下三十多度。那我告訴大家,
事實上這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是雅庫茨克,而在雅庫茨克東邊大概八百公里的地方是薩哈共和國,那裡有個小村鎮叫做奧伊米亞康,別看距離北極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北半球最低溫就是那裡創造的,達到了零下七十一度。是北半球的‘寒極’之一。嗯,也在‘屍骨之路’的旁邊,所以我們會路過。”
“我為什麼要提起那裡呢?外國人人少是有道理的,在奧伊米亞康那邊到了冬季反而是遊客最多的時候,很多遊客就會冬天去奧伊米亞康感受一下北半球最冷的感受,而這還不是這些遊客的最終挑戰:最終挑戰就是去奧伊米亞康露營。那可是隨隨便便就零下五六十度的溫度,和那裡的溫度比起來,這裡簡直是夏天。”
楊萌說完後突然笑道:“你們知道在這裡最難得是什麼?就是支帳篷。我這個帳篷是個普通的‘四季帳篷’,平時夏天海邊看到的那種,是我在烏蘭巴托花了十萬圖買的漢國貨。由於這裡溫度有點兒低,我在支帳篷的時候一直在害怕帳篷杆會折斷,安裝的時候帳篷杆‘噼噼啪啪’的在響,你們就想想這裡溫度多低吧。不過現在國貨的質量還真的值得信任,瞧,還是有驚無險的把帳篷支好。”
“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就算到了支好了帳篷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直接入睡的。你們知道寒冷會導致的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嗎?”楊萌解釋道:“就是低溫症。這人在低溫環境裡待太久,讓人體內器官溫度低於三十五度那就可能會造成死亡,如果降到32度以下那就基本來說沒救了。熱門影視劇《士兵突擊》裡許三多參加演習進‘老A’的劇情裡有許三多和伍六一從海泡子游過去的橋段,許三多提出要游泳的時候直接就被反對:這個季節下水會死在水裡!而最後兩個人下了水一直在不斷說話,就是害怕由於低溫導致意識不清陷入昏迷導致死亡。所以我也要為露營也要做點兒準備。比如說先吃飽肚子。。。。。。嗯,還有搞點兒熱水才行。”
“搞熱水需要有火,這時候就看出來抽菸的好處來了,我有打火機!”楊萌掏出打火機:“別整天想著鑽木取火,人類有無數點火方法,但是到了野外首先會想到的竟然是鑽木取火,相信我,一個生手就算把手搓斷了也無法點著火,特別是這種嚴寒的溫度下鑽木取火更難。有那麼多取火方式為什麼非要用最原始最困難的方式呢?”
楊萌說到這裡笑了起來:“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抬槓了:如果沒有打火機怎麼辦?不好意思,辦法真的太多了。”
說到這裡楊萌拿出一把匕首:“首先我想去野外玩的人都會準備一把救生刀吧?那你們知道麼?專業的戶外救生刀的刀柄是可以擰開的,裡面是個防水艙,可以藏著很多便利工具,我擰開給大家看看。”
說完後他擰開匕首刀柄後面的蓋子對攝像機展示道:“魚線、魚鉤、火柴。。。。。。瞧,有火柴不就可以點火了麼?哦,這個密封蓋子也有作用,那是一個指南針。”
“到了這裡又有人說了。”楊萌繼續說道:“我沒有這個匕首,這該怎麼點火?哥們,照相機有吧?眼鏡有吧?上學時候都學過利用折射點火的道理吧?照相機鏡頭也好,包括我現在錄影的GoPor的攝像頭也罷都是凸透鏡。它有聚光的作用,用它把陽光聚焦點火這總可以吧?什麼?你沒有照相機沒有眼鏡?這大冬天的在這裡找塊冰不難吧?你把冰打磨一下做成個凸透鏡這也做不到?手電筒有吧?手電筒燈泡周圍一圈是反光碗,太能能的原理懂吧?把易燃物品放在反光碗中間也能點火好麼?還有類似於使用通訊工具裡的電池製造短路的方式來引火。。。。。。。辦法實在太多了!”
楊萌說完後沉默了一會兒:“嗯,這時候肯定還有人抬槓:我如果是夏天在外面,既沒有工具也沒有冰,雙手空空什麼也沒有那我該怎麼辦?在這裡等我!我去河邊走一圈給你們找點兒東西!”
他去河邊走了一圈後回來,手裡拿著幾塊石頭:“這叫什麼呢?燧石!就是俗稱的‘打火石’!這玩意可以講是隨處可見!只要有岩石的地方几乎就有這玩意!根本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我保證你們所有人都見過這種石頭只不過你們不知道這是‘燧石’!說找不到燧石的只能說是自己知識面太狹窄!嗯,我就不說‘無知’了!話說槓精有不無知的麼?記住用鐵器擊打燧石就會出現火星,然後用火星點燃自己準備好的引火物就行!沒有鐵器兩塊燧石對著敲也能敲出火花來生火!當然,現在戶外用品店都有賣人工製作的打火石,那個更簡單,用匕首刮下點兒粉末然後用匕首敲幾下就可以點火,而且防水便於攜帶,去戶外的話買一塊還是很方便的!”
楊萌把撿到的燧石對著敲了幾下,他沒敲幾下就出現了火星:“這不是比鑽木取火方便太多了?”他說完後把燧石扔到一邊:“當然,我知道還是有人會抬槓的,有人又說了:‘我那裡就是找不到燧石!我就只有木頭!我就只能鑽木取火!’,碰到這樣的人我該說什麼?還是傻!上學時候老師都教過,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就是人類會使用和製造工具!非要鑽木取火也不是雙手拿著搓!而是要學會製造工具!找根結實點兒的木棍,把鞋帶的系在上面做成一個‘弓’,鞋帶中間纏繞一根硬木頭用‘拉大鋸’的方式來鑽木取火那不是更輕鬆?什麼?你連鞋帶都沒有?衣服撕出個布條不行麼?什麼?連衣服都沒有?那就趕緊去死吧!你丫的活著都是浪費空氣!這麼能抬槓你的生活一定很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