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啊!這是我第一次穿白大褂。”楊萌在潘安國的辦公室裡穿著一件醫生白大褂轉來轉去:“你這裡有沒有鏡子?我瞅瞅好看不。”
潘安國道:“洗手間裡有!”
楊萌跑去洗手間,過了半天后他才出來:“嘖嘖,帥啊!還真像那麼回事!”
潘安國無語道:“你這樣自己說自己帥真的好麼?”
楊萌卻道:“有些話明明是實話卻不能說,說出來就是臉皮厚。我從來不在乎這些,實話實說,帥就是帥!”
潘安國已經不想跟楊萌糾纏這個話題了:“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說小楊啊,我聽佩宇說,你最近天天在家裡無所事事?”
楊萌聽後往沙發上一坐:“誰說不是呢!光剩下玩遊戲機了,順便打破了一堆遊戲的速通紀錄。現在‘speedrun’上都是我的名字。”
現在有些遊戲機玩家追求遊戲速度通關的記錄,有的遊戲競爭還很激烈,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最初版本的《超級瑪麗》,現在時間比拼已經到了毫秒級別,現在的通關世界紀錄是4分56秒245毫秒。
楊萌倒是沒玩什麼《超級瑪麗》,但是他把自己玩過得《血緣》《仁王》《鹽與避難所》《茶杯頭》《生化危機》系列之類遊戲的速通紀錄通通打破。
潘安國道:“你這樣生活不是太無聊了?人總要有點兒事情做才行。不是我吹我兒子,可是你看佩宇,現在都成了市立醫院骨科金字招牌了,你是他師傅,你肯定比他更厲害啊!”
楊萌點上一根菸笑道:“我這是打算當孔子呢!徒弟有出息就行了。”
“你小子這是說自己是聖人吶?”潘安國笑道。
結果楊萌攤開手:“現在人啊,都知道孔子,可是誰知道他老人的事蹟?你知道麼?”
潘安國道:“他寫了《論語》!”
楊萌笑著搖了搖頭:“孔子的著作是‘六藝’,也就是《詩》、《書、》《禮》、《易》、《樂》、《春秋》,而且都是‘編纂’,就是把別人說的事情整理修正起來而已。而讓孔子大名流傳至今的《論語》,其實是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寫出來的書。所以徒弟收得好,師傅混的香。我收點兒徒弟然後教育他們怎麼尊重師傅就行。哈哈哈哈。潘老爺子,我問你一個問題,孔子姓什麼?”
潘安國聽後一愣,其實正如楊萌說的那樣,很多人對孔子的認知只停留在‘學生三千’‘周遊列國’上面,到底他老人家做了什麼還真是不知道。
“他姓孔吧?他的後代不是都姓孔麼?”潘安國回答道。
楊萌搖了搖頭:“不對,‘孔’是他的‘氏’而不是他的‘姓’。”
在古時候,‘姓’和‘氏’是嚴格區分的。‘姓’是一個人血統的標誌,一般會隨著祖先傳承下來不會改變,人一看到這個人的‘姓’就知道他的血統;而‘氏’則是代表著家族,反應是一個
家族的特徵,比如住在哪做什麼職業之類,所以‘氏’經常會變,比如一個家族裡幾個孩子各自成家,那他們的‘氏’也就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說‘願者上鉤’的姜子牙,都知道他姓姜名尚,‘子牙’是他的‘字’,但是史書上卻都叫他呂尚。這是因為他的‘氏’是‘呂’,是被封在呂地的姜姓後人,包括秦國的大商人呂不韋也是如此。
那時候稱呼人都是稱呼‘氏’而不是姓。詩人屈原的‘屈’也是他的氏而不是他的姓,人家姓羋。(順便一提,‘原’也不是他的名。屈原名平字屈原。)
潘安國不解問道:“他不姓孔姓什麼?孔丘、孔丘,難道他姓丘?”
“那是他的名,孔丘名丘子仲尼。那時候人們稱呼‘字’,所以應該叫他孔仲尼才對。”楊萌搖了搖頭,否定了潘安國的說法。
“那他姓什麼?孔子。。。。。。總不能姓‘子’吧?”潘安國一頭霧水。
楊萌打了個響指:“你還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