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譚家菜?”胡二愣看著桌子上的餐具不解問道:“譚家菜應該算是宮廷菜吧?怎麼說也是鮑參翅肚、山珍海味那些東西對吧?宮廷宴席那必須是窮奢極欲奢華無度吧?我怎麼看怎麼像是家常菜啊!”
洪宇慶笑道:“在故宮博物館裡,你能查詢到清代宮廷膳食檔案,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天天都有所謂的‘俗菜俗食’。而你說的鮑參翅肚那些大菜其實就是擺設,端上來端下去走走過場,是宴席中的龍套,真正吃的都是現在你說的這些家常菜。”
“是麼?”胡二愣有點兒不太相信:“這樣的大亂燉也是?”
洪宇慶道:“這都是真的。我們現在聽到的高檔山珍海味裡,那些所謂的‘名菜’人人皆知,比如‘佛跳牆’、‘九珍燴’之類的,聽起來是很高雅,背後還有著美麗的故事,事實上無非就是‘大亂燉’,就像乾隆最愛吃的‘燉吊子’,就是把各種各樣的豬下水混雜燉燴做成的,而如果裡面加了豬肉?那就叫做‘大雜燴’,現在北都很多家庭主婦都能做一手原汁原味的‘燉吊子’和‘大雜燴’。而這都是清朝宮廷御膳裡的菜餚。就因為一直沒有雅名,所以不如‘佛跳牆’‘九珍燴’出名,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宮廷菜,而‘九珍燴’和‘佛跳牆’卻不是。”
蕭鵬眨了眨眼:“宮廷菜不是都是山珍海味?”
“當然不是!”洪宇慶指著桌上一個菜道:“這道菜叫‘小蝦米油渣炒菠菜’,是用豬脂肪提煉豬大油後剩下的油脂渣做的,做法就是把上等豬板油切成指頭肚大小的肉丁,煉好豬大油後剩下的肉脂渣色澤焦黃,吃起來又香又翠,再選紫根小菠菜切段焯水,活的河蝦用油炸透後用蝦油起鍋,蔥姜米爆鍋後放入肉脂渣和菠菜還有一半河蝦一起煸炒,裡面加鹽、醬油、高湯、料酒等一起燒熟裝盤,剩下的蝦米蓋頂。原材料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用‘下腳料’做成,但是做好後你們也看到了,顏色紅黃綠三色相映,口味鮮香,不油不膩開胃下飯。”
“這些是肉絲湯飯,又叫肉絲燙飯。用老米來做,醬起鍋,煸肉絲,下清湯調味,飯用清湯燙透,點香油後撒韭菜段出鍋。”洪宇慶介紹每人面前的飯食道。
胡二愣道:“這不就和南方人愛吃的‘泡飯’差不多麼?這皇宮裡的人還吃這個啊?”
洪宇慶搖頭道:“還真不一樣,這種燙飯吃起來米粒之間不會粘連成粥,肉絲香濃還有醬香以及韭菜的香氣,是一種非常有講究的吃法,別的不說,光製作燙飯的湯如何調味燉至多久都需要練個好幾年!你們聽過一個俗語叫做‘吃不了兜著走’吧?這個詞就是來自於吃燙飯。清代從康熙開始舉辦過四次‘千叟宴’,這肉絲燙飯就是每桌都有的座底飯食。一些老者飯後用袍服兜著湯飯回家為了顯示皇恩浩蕩,於是就有了‘吃不了兜著走’的說法。這些俗菜俗食很多大飯店
都不屑理會,幾乎沒人會做,就算做出來也很難弄出原汁原味來。不是我自吹,整個北都除了我們洪家外吃不到正經八經的這些宮廷小菜”
楊萌嚐了一口‘小蝦米油渣炒白菜’後兩眼一亮:“臥槽,都快嚐嚐!真的好吃!”
洪宇慶笑道:“像這‘炸三角’、‘滷丸子’都是這樣的小吃,雖然不出名不好看,但是真的好吃。”
胡二愣嚐了一下讚不絕口:“這麼好吃的菜怎麼在外面沒吃過?”
洪宇慶解釋道:“因為太俗所以沒人重視,有很多人鑽研廚技,可是你做這些小菜能成為大師麼?而那些大師卻也有很多做不出這類的小吃,其實大俗就是大雅,大雅就是大俗!”
楊萌伸出大拇指:“你能把這些俗菜說的這麼清新脫俗,你也真有本事!”
洪宇慶苦笑道:“我也想給你做一下‘佛跳牆’、‘無為燻鴨’、‘飛龍湯’之類的大菜,可是時間不夠啊!等我們回國,洪家廚宴眾人品嚐一下!”
楊萌卻搖頭:“別了,我真的怕了和你們這些大家族摻和在一起,回去之後我把那幾個狗腿子治好後今後誰也別招惹誰!我今後見到你們繞道走,你們見了我也裝不認識。咱們這事就這麼了了。當然,你們想要回頭找我麻煩我接著就是了。”
洪宇慶表情有點兒尷尬。
而在一邊的拿著翻譯機的蘇珊不解問道:“你們漢國真的有龍啊?”
“啊?”楊萌一頭霧水。
蘇珊問道:“剛才我聽到了‘飛龍湯’!你們漢國人連龍都吃啊?你們吃的龍是什麼樣子?是那種像大蛇一樣的?我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照片?”
楊萌一愣,隨即笑了起來:“我們漢國有句俗語,叫做‘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就是說這兩種肉好吃,但是‘龍肉’指的是‘榛雞’,是一種長得挺像斑鳩的鳥類,嗯,在你家鄉那邊也有分佈。你們喜歡叫它‘松雞’。這‘飛龍湯’在我們國家屬於龍江菜,也是傳統名菜,把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後用高湯煮熟就行,裡面沒有任何調料保持原汁原味,非常有營養的。”
“哦,是松雞啊!”蘇珊道:“那確實很好吃,在我們家鄉蘇格蘭更喜歡燻著吃或者烤著吃。我家那裡還有個很大的松雞養殖場。但是聽說這東西養殖難度很大,松雞是很容易染病的一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