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長室裡的聊天基本還算是‘和諧’而又‘友好’的。
聊天的關注點基本還是在如何讓人體器官恢復到最佳狀態這一點上。尤其是楊萌教給潘佩宇很多和骨科相關的知識後,潘安國更確定楊萌手裡有神奇的技術能做到‘細胞完全康復’這一神蹟。
但是楊萌死不承認這一點。
這事能承認麼?承認了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長生不老延年益壽幾乎是地球上每個人的夢想!如果楊萌真的承認了,恐怕就會像賀長生說的那樣,天天被一群荷槍實彈的人找麻煩。
楊萌又不傻,當然不能承認這一點兒,只是說自己在骨科略有研究,而潘安國原來就是骨科出來的,兩人對幾個《肘後備急方》裡記載的骨科古方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
跟楊萌聊《肘後備急方》?那是葛洪的專著,而葛洪的醫術心得現在都傳給楊萌,跟他聊這本書裡的配方?那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
“楊小友,《肘後備急方》裡‘治卒患胸麻痺方第二十九’裡記載了一方,說‘搗栝樓。大者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可加半夏四兩,湯洗去滑則用之’,我在研究古方的時候發現這個方子有效果,藥理也合理,但是卻怎麼也到不了《肘後備急方》裡記載的效果,這裡有什麼問題麼?”潘安國問道。
楊萌看著潘安國後笑了起來:“潘院長,真沒想到,你還對《肘後備急方》這樣的書有研究呢?我一直以為你是西醫骨科專家呢。”
潘安國正色道:“管他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我確實原來是學習西醫骨科的,但是現在從業越久越發現中醫的神奇,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行。”
狄守業也道:“中醫在一些疾病方面是比西醫要好很多,但是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那需要太久時間了,你看西醫裡的醫生,在學校裡學會觀察病情,懂得使用儀器和藥物就可以進醫院了。就像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還不到30就當了醫生,而中醫呢?鑽研到五十歲那也算是‘初窺門徑’。像我們醫術進入瓶頸的時候都會去學習中醫著作從裡面尋找靈感。不要小看這《肘後備急方》,屠呦呦女士不就是從裡面獲取靈感得了諾貝爾獎的麼?現在靜下心來看這本書,發現不管是‘天花’、‘羌蟲病’、‘腳氣病’還有‘恙蟎’等病症的描述,都是從這本書開始的,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提出了免疫學和寄生蟲病的概念。很多人都以為葛洪就是個煉丹的江湖術士,可是真正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才發現,這才是醫學奇才!就說屠吆吆女士的青蒿提取物吧,原來一直存在提取不純的情況對瘧疾的治療不利,而採用《肘後備急方》裡記載的方式來了提純靈感才有今天的成就。”
楊萌聽了兩人的話真想把葛洪從地底拖出來讓他聽一聽兩人對他的評價,不過真讓葛洪出現在兩人面前,楊萌估計這倆老頭能嚇暈過去。
“潘院長,如果我沒猜錯,你鑽研那個古方的時候犯了一個基本錯誤。”楊萌道:“葛洪藥方裡的‘白酒’指的是米酒,而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白酒。另外中醫之所以難學,是因為講究對症下藥,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對不同的草藥抗體不同。你要考慮患者自身的情況而不是照方下藥。中醫藥方只是供參考,你要明白其中藥理然後再進行調整才行。這話我跟潘佩宇說過,他沒告訴你麼?”
潘安國一拍額頭:“還真是這樣。那個混小子可沒告訴我這些!對著自己親爹還藏著掖著保密呢?這還真要感謝楊小友解惑。”
楊萌哈哈一笑:“你別忙著謝我,我今天還有需要你們幫我一個忙!”
“是你朋友病房的事情?你放心好了,哪裡都安排妥當了!”潘安國拍著胸脯保證到。
楊萌搖了搖頭,把自己朋友來看病自己卻打聽不到他的病情的事情告訴了潘安國。希望潘安國幫自己查一下。
狄瑋聽後自告奮勇道:“嗨,我以為什麼事呢,就這樣的小事?交給我處理就行了!咱們這又不是西方國家,一打聽一個準。”
西方國家注重隱私,醫生要為患者病情保密,而在國內一般來說一人得病很快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狄守業正在那裡記錄楊萌剛才說的幾個跟腦科有關的古方,聽了這話頭也不抬的說道:“狄瑋,你帶著你楊叔去把這個事情辦了!”
“楊叔?”狄瑋一愣。
狄守業兩眼一瞪:“就剛才他給我和你潘叔解惑這事,說他是‘一方之師’都不為過,我們和他平輩論交,你叫叔叔怎麼了?”
狄瑋瞬間尷尬起來,他本來就比楊萌大,叫楊萌‘楊哥’有種叫他綽號的感覺倒也能叫得出口,現在倒好,直接成了‘叔’了?
最可氣的是楊萌兩眼變成了小星星,對狄瑋一臉壞笑道:“哎呀?原來這是大侄子啊!叫聲叔聽聽!”
狄瑋更尷尬了,一臉為難的看著狄守業:“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