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訓練場,此時同樣熱火朝天。
4名中國國腳分在了一起,進行了一場5對5的訓練對抗,和他們成為對手的是施耐德、庫切拉、格羅索和克洛澤。
比分並不焦灼,鄭志領銜的這一邊以4:1領先。
“貝恩德,”
“出球再利索點,這種小範圍的場地,你必須出球更快更準,更有目的性!”
舒斯特爾一直在調教施耐德,“除非你的技術已經追上了馬拉多納。”
5人制畢竟和11人制不一樣,球場空間小,每個人能夠調整的時間和空間都很有限。舒斯特以這樣的訓練來提升球員的傳接球能力,當然對球員的腳下技術要求就更高了。
李銀和李偉峰是最無奈的,因為他們的技術最糟糕。但他們能夠貫徹舒斯特爾的戰術思想,拿球之後立即把球傳了出去,並不像施耐德那樣把球粘在腳下,他們只需要專注於防守和策應就行了,進攻組織交給鄭志,楊辰負責射門。
當然,在這種小場地中,除了防守反擊打楊辰這個點之外,鄭志的遠射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我們要快速透過中場,”
“中國人的配合顯然比我們更好。”
克洛澤都有些不滿意了。
“我們踢得太糟糕了,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嘮叨了,幾乎整場比賽都是這樣子。
“我們的差距在拉大。”
克洛澤看出了一些門道。
“夥計,”
“我也想,”
“可是我們的跑位太糟糕了。”
“你們得跑起來呀!”
施耐德也是踢得十分鬱悶,在組織進攻方面,他差了鄭志一大截。往往成為對手對抗的時候,這樣的對比會顯得更加清晰。他覺得並不是自己想把球粘在腳下,而是隊友和他沒有打出配合,鄭志他們就不一樣,他們都在圍繞著正式轉……
最終,他們還是很悽慘的敗下了陣來。
“唉……”
舒斯特爾輕輕嘆了一口氣,心裡頭嘀咕著。
“天賦呀,”
“還真是練不出來的。”
“也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