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朱光滬的角度,考察一名新人是正常的。不像俱樂部教練那般帶有太多的偏見性,因為他代表的是國家。
無論是國青隊還是國奧隊,國家現在都急需人才,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樂觀。
1998年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其實挺亂的,中國足球有太多的令人不解的東西,更有太多的解不開的東西。
這一年的甲A聯賽在總體上沒有進步,更多的是停滯,個別環節上甚至出現了倒退的跡象。
最大的敗筆是在十強賽後中國足球本應有一種臥薪嚐膽的發奮精神,哪裡跌倒的再從哪裡爬起來,苦練內功,切實提高技戰術水平,虛心汲取足球強國的經驗。但是,情況恰恰相反,教練走馬燈般地更換,訓練質量不見提高,球員的敬業精神不佳。
十強賽時中國隊的主力隊員,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技術水平呈下降的趨勢,甲A新入的蹤影難覓,有特點的球員也極其罕見,歸隊後的健力寶隊隊員也許成為救命稻草。
但是,誰知道以後?
看見鄭志在中場表現出的才華之後,朱光滬的腦海裡就給鄭志騰出了一點位置。儘管李銀、肇軍哲(還是用這個名吧)、隋西亮和張小瑞在他心中的位置是幾乎不可動搖的。
至少鄭志可以成為球隊的有效補充,而且挺關鍵。
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朱光滬。那就是他手中的健力寶隊,或者說未來的國奧隊雖然技戰術打法已經十分成熟了,隊中球員的個人能力也十分不錯。但是,總是在關鍵的一環中缺少了點東西。
這種東西就像某種化學反應中需要的催化劑,國奧就沒有這玩意兒。
這種東西無法具體形容出來,但是他似乎在鄭志的身上看到了。
他覺得一旦把鄭志放到那個位置上,也許國奧隊就活了……
他情不自禁的拿鄭志和張小瑞、隋西亮、李銀、肇軍哲一一作了對比,結果他還是覺得鄭志有著太過於鮮明的特點。
這讓他再次蠢蠢欲動。
到底是誰發現的,讓他打中場?此刻的他真的很好奇和佩服那個把鄭志調整到中路的傢伙……
恰好週末他要去東北考察國奧球員的狀態,他這便把鄭志家裡的電話號碼抄了下來……
“呵呵,這個鄭爸還真是夠自細心的,連打電話時間都註明了。”
朱光滬不得不佩服鄭爸,因為鄭爸在信裡註明了可以接聽電話的時間。
而這段時間,鄭爸一下班就守在客廳裡,就為了等來一個電話。有時候回來晚了,他還追著鄭媽問,有沒有電話找他。
可惜,十來天過去,他什麼都沒有收到,反倒是收到了退回來的三個包裹。
其中有一個還是張印回記給他的。
看到這個包裹,鄭爸難掩失望。
“他居然連包裹都沒開啟,看都不看!唉!”
“你會錯過我兒子,以後一定會後悔!”
惆悵的鄭爸對張印的意見大了,可又能怎樣,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不才是最正常不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