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棣去世以後,明朝在對草原的作戰中完全處於防守的一方。】
【哪怕是有戰鬥,基本也都在明朝境內的河套之地開打。】
【草原部落不管打贏打輸,只要搶完了就能退回大本營休息。】
【而這一次明軍竟翻過陰山摧毀王庭、擊殺皇后,對長期處於守勢的明朝來說,不可不謂為奇功。】
……
{明朝的戰績看著總感覺怪怪的。}
{汪直和王越取得了震動朝野的空前勝利,但實際也就斬首四百多人。}
{而之前的紅鹽池之戰,斬首數量還要更少一點。}
{而其他時間對蒙古騎兵作戰,能夠斬首一百以上就算是大功了。}
{雖然說殺敵數一般會比斬首數要多,但即使將斬首數翻個三四倍來估算殺敵數,也不過一兩千,不算太多。}
{再看看漢朝,每一次重大勝利都是斬首一萬多甚至好幾萬,動不動就長途奔襲上千裡攻擊匈奴騎兵主力部隊。}
{甚至到了東漢中期,外戚專權和門閥政治都很嚴重了,對外戰爭仍然不斷取得輝煌的勝利。}
{東漢中期的外戚竇憲率軍進攻匈奴,出塞三千里,斬首一萬三千人,燕然勒石而還。}
{一年後繼續出征,出塞五千裡打敗匈奴,斬首五千餘人。}
{從這個角度看,此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比東漢中期都差得很遠很遠。}
{那是因為中國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尚武精神強烈,勇於對外作戰。}
{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像是異族混血啦,儒家文化侵蝕啦,專制政權奴化啦……慢慢就變得軟弱可欺了,更加貪生怕死了。}
……
大秦。
嬴政講述完婦好的歷史,就看天上的這一幕幕。
“什麼雜亂無章的說辭?”
蕭何坐的闆闆正正的,輕聲道:
“其實臣很早就發現了。”
“後世子孫似乎個個頗通大道之妙,但對於近道之術卻不甚深究。”
劉邦撐著腿,託著腮。
“軍隊體系不大可能獨立於國家內政經濟體系之外,獨立保持清明或發生腐敗。”
“觀天幕通史來看,腐敗低效的朝廷,其軍隊戰鬥力就弱。”
“政治清明時代的軍隊,戰鬥力則比較強。”
“但用這個指標來跨朝代進行比較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