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府參謀處建議海軍應該調兩三艘航母到中途島去,而不是盡數集結在考愛島錨地,這樣一方面減少被偷襲的風險,一方面也方便在其它方向出現異況時及時排程。
大明海軍卻另有打算,海軍上層一致認為殲滅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才是最重要的,堅持集中力量不輕易分兵。
這又細分為了兩種策略,一是偷襲美軍艦隊錨地,二是引誘美軍航母出擊。
權衡之後,海軍最終選擇引誘美軍航母出擊,力求斷其幾指。
周長風其實傾向於讓海軍偷襲美軍艦隊錨地,奪取制海權,這樣可以更好的封鎖毛伊島和大島之間的海峽,切斷二者的聯絡。
不過,誘敵航母出擊予以殲滅好像也是合理的。
可以說大明海軍已經厭倦了主要攻勢行動都以登陸奪島為核心,海軍彷彿淪為了登陸部隊的侍從。
開戰以來,除了南洋艦隊曾經組織過突襲英國皇家海軍錫蘭基地的行動,其餘海戰幾乎都圍繞著奪島而展開。
海軍提出過若干構想,比如突襲美國西海岸聖地亞哥基地、突襲澳洲的布里斯班等等計劃,但是都被否決了。
故而,海軍上下對這樣的應用模式越發不滿,認為限制、束縛了發揮,他們強烈要求獨立自主的展開行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軍部上層才放鬆了限制。
此次,海軍制訂了相當積極的作戰計劃,意圖誘出美軍航母特遣艦隊並予以重創,艦隊也被分成誘餌、主力、增援三部分。
誘餌為丙字八十五空襲艦隊,混編有2艘航母北落師門號和紫微左垣號,還有1艘高速戰列艦開皇號、2艘防空巡洋艦、6艘驅逐艦、1艘高速給油艦。
主力為丙字一〇四空襲艦隊,混編有3艘航母紫微右垣號、啟明號、長庚號,還有1艘高速戰列艦龍朔號、3艘防空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8艘驅逐艦、2艘高速給油艦。
增援為丁字一〇五分艦隊,混編有1艘航母太微左垣號,還有1艘戰列巡洋艦永元號、5艘驅逐艦、1艘高速給油艦。
大明海軍出手闊綽,為了確保誘出敵人的主力而不惜血本,連紫微左垣號這樣的裝甲航母也拿去做了誘餌。
當然,這也有另一重考慮——裝甲航母的生存性更好,遇襲以後應該還能堅持撤退。
4月4日,參戰部隊在考愛島以西海域的錨地啟航以後徑直朝著東北方向航行。
4月5日,三支艦隊先後調轉航向,轉向正東方向航行。
4月6日,誘餌艦隊抵達夏威夷大島東北方向750㎞處的預定位置,開始大張旗鼓的搜尋攻擊。
當天下午,一支代號SX177的船隊就遭到了出乎意料的空襲,明軍艦載機以強凌弱,在航彈和魚雷的輪番攻擊下,SX177船隊幾乎被全殲。
4艘自由輪、1艘C3遠洋貨輪、2艘護航驅逐艦被擊沉,僅有弗萊徹級驅逐艦伯伊德號(DD544)倖存逃脫。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高度重視,明軍艦隊如此積極的獨自出擊來打擊海上運輸線實在是一反常態啊。
“也許他們認為潛艇的效果不夠好,他們能擊沉我們兩艘船,但我們還有八艘。所以,他們派來了航母。”巴奈特上校聳了聳肩。
“司令官,大黃蜂號和埃塞克斯號可以出發,我想我已經做好準備了。”戰意十足的托馬斯金凱德少將主動請纓。
切斯特尼米茲應允了,隨後簡潔迅速的佈置了攔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