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書院沒有恢復正常上課,因為洪水警報沒有解除。洪水猶如千軍萬馬將整個京城重重包圍,使京城與外界的聯絡完全阻斷,成為一座孤島,人人自危。皇宮裡面的皇親國戚,也有不少生病的,太醫忙著給他們救治,哪有時間來教導學生。所以太醫書院就沒有恢復開課,學生都放了假。
花有影和花無缺姐弟倆到楊仙茅的醫館幫忙。花無香的珠寶首飾店已經賣掉,籌錢買了楊仙茅的煤礦。所以她也沒有經商,一門心思的跟著弟弟一起在楊仙茅的醫館學醫,兩個人輪流給楊仙茅抄藥方。
抄方是中醫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聽老郎中給人看病,望聞問切後說出方子,然後在腦海中把方子記下來,這就叫抄方。透過抄方,能夠了解老郎中針對每一種病症是如何用方的,如何配伍的,從而提高治病的能力。
這一天,天氣很熱,病人很多,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臭味。這種臭味說不清是什麼,楊仙茅能感覺到裡面似乎有屍臭。但是說不清楚,或許是沒有收埋的屍體散發的屍臭,還滯留在空氣中。
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下雨了,驕陽似火。在暴雨之後出現這種天氣,實際上並不是好事,因為它可以加速食物或者死亡動物的腐爛,並且加快食物的變質。
而大災之後的百姓,因為京城被阻斷了與外界的聯絡,好多糧食又被水汙染了。但是缺少糧食的百姓,只能選擇吃這些被汙染或者變質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因此腸道疾病發病率直線上升。
城裡的蚊子蒼蠅到處都是,這使得楊仙茅憂心忡忡,他擔心自己的藥水剋制不了瘟疫的出現。
他已經經歷了兩場瘟疫,全城都差不多死光了,當時那可怕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而現在楊仙茅正在看的一個病人的病情,使得他這種擔憂進一步加劇。
這病人是暑溫,兩天前由他們醫館的坐堂郎中進行救治,主要症狀是發熱,高燒,頭痛,噁心和嘔吐伴有全身倦怠。坐堂郎中給他開了藥之後,吃了不僅沒見效果,反而更加嚴重。全身跟著了火似的滾燙,而且又狂躁抽搐和驚厥。
家人很著急,用小床抬來的。楊仙茅整治之後,覺得這個病很棘手。因為病人的病情發展非常迅速,僅僅三四天,病人便已經燒得神昏譫語。而且舌絳苔黃厚,小便短少,兩脈沉滑濡數。
楊仙茅斷定為暑溫溼熱逆傳心包,以芳香化溼,涼營開竅洩熱。他開了藥方之後,覺得應該能治好。
但是楊仙茅對緊接著接手的病案一點把握都沒有。因為這個病已經非常危重了,——病人先前是醫館裡的坐堂郎中救治的,但是沒有效果。轉到楊仙茅這裡繼續醫治,楊仙茅開了方子之後,病情沒有見好轉。病人很快出現邪傳心包,譫語神昏,右脈洪大數實而模糊,很快出現了危險。
楊仙茅馬上調整用藥,用連翹、生石膏、麥冬、銀花、細生地、知母、生甘草、竹葉煮成三碗,三次服。外加牛黃丸和紫雪丹。
但是這藥方用了之後,病人仍然沒有好轉,而且出現了驚厥抽搐,陷入深度昏迷。楊仙茅發現溫邪入心包絡,還準備調整藥方的時候,病人家屬抱著病人嗚嗚地哭了起來,楊仙茅趕緊離開座位,跑到小床上。拿著病人的手腕診脈,發現已經沒有摸不到脈了。掀開眼皮,眼睛已經瞳孔散大,竟然死了。
在醫館裡,病人病死是很常見的事。特別是這次洪水之後,很多人都病得很重。各個醫館也經常有病人死去,但楊仙茅手下卻很少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因此他非常震驚。
令他震驚的不是自己的藥沒有起到效果,而是病人的病情,發展太快,他的藥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病人就死了。這樣的事,這一天中連續發生了三次。
第二個病人是家屬用門板抬著,一路哭著來到醫館外。哀求排隊的人,讓他先看,說病人已經不行了。楊仙茅馬上讓他們先抬進來,放在床上親自診查,結果拿起手腕一診脈,發現人已經死在了路上。
從病人家屬描述的病情來看,同樣屬於暑溫熱傳心包。病人很快出現高熱,意識障礙,抽搐並陷入昏迷死掉。
隨後又是一個病人送來,病情已經非常危重。楊仙茅用藥之後沒有好轉,很快死掉了。
這一天,連續三個病人死在楊仙茅的醫館,症狀都差不多,都是病得很嚴重快死了才送來,楊仙茅發現病情不一般,很是焦急,他馬上派夥計到其他的藥鋪醫館去探聽情況。得到的答案是,那邊死的人更多,而且基本上也都是暑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