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折騰了好幾個小時,才完成起飛前的準備工作,但是在滑上跑道,兩臺發動機啟動之後,一切就變得很簡單了。
不管怎樣,“暗夜鳳凰”問世的時間比SR71A晚了幾年,採用了一些在SR71A服役之後才出現的新技術,而且帝國的航空技術比紐蘭共和國先進許多,因此“暗夜鳳凰”的總體效能明顯超過了SR71A。
最有代表性的,其實就是發動機。
“暗夜鳳凰”採用的PC220,在本質上跟SR71A的J581一樣,都是第一代變迴圈發動機,而且均針對高空高速飛行做了最佳化。除了最大加力推力達到驚人的220千牛之外,最為主要的區別,其實是跟發動機同樣關鍵,甚至可以說更加重要,決定了最快飛行速度的燃油裝載與輸送系統。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氣動加熱。
雖然“暗夜鳳凰”的巡航飛行高度在25000米以上,這已經是平流層頂部,基本到了中間層,空氣非常的稀薄,但是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即常說的氣動加熱問題依然很嚴重。
為此,“暗夜鳳凰”與SR71A都大量採用高溫效能更好的鈦合金。
在10多年之前,加工鈦合金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不但成本高,而且成品率也低得嚇人。
只是,鈦合金同樣頂不住3.5馬赫速度下氣動加熱產生的高溫。
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迢曼帝國聯合西駱沙研製的3倍音速截擊機,即MIG25採用了一個很粗暴,不過非常管用的辦法,用高溫效能更好,不過也更加笨重的不鏽鋼製造溫度駐點部位的零部件。
顯然,帝國的設計師沒采用這種野蠻手段。
與紐蘭共和國的飛機設計師一樣,帝國的設計師也盯上了變迴圈發動機必須使用的低溫燃料。
其實,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
正是因為採用變迴圈發動機,或者說變迴圈發動機必須使用低溫燃料,才能在不使用不鏽鋼的情況下,透過基於燃油輸送系統的散熱系統解決氣動加熱所產生的問題,從而達到設計的飛行速度。
不然的話,就算是帝國的飛機設計師,也只能選不鏽鋼。
此外,也就是沒有變迴圈發動機可用,MIG25才不得不使用不鏽鋼。
關鍵,其實就是燃油儲存與輸送系統。
與SR71A一樣,“暗夜鳳凰”的機體會因為氣動加熱而變長,從而導致機體內部的管線形變移位。
因為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所以紐蘭的設計師只能選擇性失明。
簡單的說,就是不管漏油的問題。
結果就是,SR71A在起飛前後處於“漏油”狀態,需要在起飛之後進行空中加油。為了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通常安排在萬米高空進行,從做了特別改進的大型加油機那獲得幾十噸特種燃油。在完成加油之後,SR71A會以最快速度爬升到巡航高度,並一直以較快的巡航速度飛行。
在達到巡航速度後,也就是氣動加熱的影響顯現後,SR71A才不會繼續漏油。
顯然,這也是一種很粗暴的解決辦法。
不同的是,帝國的設計師利用最先進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製造輸油管滑動球閥接頭的,是至今都沒有對外公開的特種記憶合金!
唯一能肯定的,這種記憶合金必須耐高溫。
此外,“暗夜鳳凰”的油箱是由可塑複合材料製成。
這種材料不算新奇,最新產品已經用在了包括“戰11B”在內的眾多戰鬥機上,但是用在“暗夜鳳凰”上的必須能承受高溫。導致的結果就是,油箱的使用壽命僅10次,即每飛行10次就得更換全部內部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