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首輔官邸。
林世平趕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過了,周湧濤才送走國防部長與幾位參謀長等軍方要員。
第51特混艦隊在東陸心海遭到襲擊,沒讓周湧濤感到意外。
其實,周湧濤並沒有參與海軍作戰行動的相關部署工作。
雖然他是海軍元帥,在海軍服役了幾十年,還是白止戰之後,帝國海軍最為傑出的統帥與指揮官,但是在住進首輔官邸之後,主要是為了避嫌,周湧濤很少過問海軍事務,更別說直接插手作戰行動。
在羅佑賓把戰報送來的時候,周湧濤也就嘆了口氣。
能責怪海軍參謀長張曉天嗎?
保留陸心海分艦隊,而且派航母進駐東陸心海,在根本上是為了配合總體戰略,跟海軍司令部沒什麼關係,跟海軍參謀長更沒有直接關係,因此就算要追究責任,也應該由帝國內閣來承擔。
此外,讓特混艦隊出港活動,也是正常的戰鬥部署。
在理論上,留在港口裡面的艦隊,不但沒有任何的價值,也談不上更安全。
第51特混艦隊的指揮官不給力?
顯然,這是在推卸責任。
從戰術部署的角度來看,第51特混艦隊沒有犯錯,也沒有冒險北上,一直在東陸心海南部海域活動。
不然,也不可能在遭到襲擊之前,接連攔截了3支轟炸機群。
真正要說的話,其實是兵力不足。
在攔截了3支轟炸機群之後,第51特混艦隊已經沒有足夠的防空戰鬥機,也就沒法擴充套件防空網。
當然,這跟只有2艘航母有很大關係。
如果第51特混艦隊是三航母戰鬥群,在面對第四支轟炸機群的時候,至少能派8架戰鬥機前去攔截。
可惜的是,第51特混艦隊沒有三艘航母。
這能怪誰?
顯然,肯定不能說是海軍的責任。
十多年前,也就是波伊戰爭結束之後,在論議兩院強行透過法案,把航母限為15艘的時候,當時還在海軍服役的周湧濤等海軍的高階將領就明確提到,15艘航母無法保證應付所有突發情況。
關鍵就是,帝國海軍是全球部署。
哪怕在大戰爆發之後進行必要的收縮,比如主動放棄根本就守不住的北夕落洋,15艘航母依然不夠。
當時,周湧濤提出至少要保留18艘航母,最好是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