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這一仗都必須打!
對劉尊山這些軍人來說,並不需要考慮這些高深的問題。
從飛機上下來,劉尊山立即就注意到,在這座波沙灣地區規模最大的機場裡面,安保人員明顯比需要的多。
或者說氣氛顯得很緊張。
幾條通道旁邊全都站滿了荷槍實彈的軍警,在出口附近還停著裝甲車。
因為空軍安排的運輸機被調去執行更加重要的任務,所以劉尊山這批陸戰隊的官兵,都是先去了巴鐵,再搭乘臨時徵用的民航客機來到沙烏地,然後搭乘由沙烏地皇家陸軍安排的車輛送往軍營。
從機場出來的時候,劉尊山還注意到,在機場外面,離道路不遠的地方部署了幾部防空導彈的發射器。
感覺,戰火隨時都有可能燒過來。
在前往營地的路上,還遇到了很多北上的軍車。
要說的話,沙烏地皇家軍隊就那個樣。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沙烏地仗著全球頭號石油出口國的地位,拿石油收入在全世界採購武器裝備,但是要說戰鬥力,沙烏地皇家軍隊基本為零,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官兵是來自巴鐵的僱傭兵。
準確的說是在沙烏地服役的外籍軍人。
只是在沙烏地空軍,就有超過一半的戰鬥機飛行員來自巴鐵。
沙烏地軍隊的主戰裝備,從陸軍的主戰坦克到空軍的戰鬥機,大部分來自梁夏帝國。
有趣的是,沙烏地一直沒向梁夏帝國提供軍事基地,準確說沒有以租賃的方式,讓梁夏帝國長期駐軍。
不過,這也跟梁夏帝國有關。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梁夏帝國在海灣地區的主要軍事戰略其實是依託海軍,儘量減少在當地駐軍。
如果不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劉尊山他們也不可能以軍人身份來到沙烏地。
當然,首先到來的也就只有軍人。
按照陸戰隊的安排,他們部署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首先負責軍事基地的警戒任務。
接下來的幾天,將透過戰略空運把一個裝甲營的主戰裝備送過來,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靠前部署,說是為了拒敵於國門之外。
如果伊拉克軍隊在攻佔了科威特之後繼續南下,陸戰隊就得北上迎戰,為主力到達爭取時間。
真走到這一步,一場惡戰肯定免不了。
只是,來到沙烏地,不就是為了打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