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到這裡的時候,周湧濤最先提出,紐蘭海軍很有可能是衝著聯合艦隊去的。
關鍵就是,如果在梵炎洋上出現新的敵人,海軍司令部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聯合艦隊。
第十一特混艦隊負責盯防基布要塞那邊的布蘭艦隊,還負責進軍波沙灣的作戰行動,顯然是分身乏術。
如果聯合艦隊有個三長兩短,麻煩就大了!
雖然在聯合艦隊中,帝國海軍提供的2艘“北河”級是絕對主力,但是沒人能否認聯合艦隊在迢曼海軍的價值。
在某種意義上,聯合艦隊就是迢曼海軍的全部希望。
按照戰略規劃,在打下基布要塞與夕梵運河後,帝國海軍就要進軍陸心海,與羅利海軍會師。
到時,聯合艦隊就是急先鋒!
如果順利,接下來就是進軍直落要塞。
其實,按照迢曼帝國給出的保證,只要協約聯軍能夠奪取陸心海的制海權,消滅布蘭皇家海軍陸心海艦隊,就有很大的把握說服斯班王國加入協約集團,從陸地方向上實現對直落要塞的包圍與封鎖。
當然,只要能夠奪得陸心海的制海權,打下直落要塞就易如反掌。
到這一步,帝國海軍將按照約定,把聯合艦隊的指揮大權移交給迢曼海軍,並幫助迢曼海軍奪取北夕落洋的制海權。
總而言之,到時候,聯合艦隊就將成為迢曼海軍的絕對主力。
可見,對迢曼海軍來說,聯合艦隊幾乎是全部家當。
關鍵還有,“宰相”號等4艘迢曼戰艦上的大約5000名官兵,可以說是迢曼海軍重建艦隊的骨幹。
把聯合艦隊說成是迢曼海軍的命根子,還更加貼切一些。
這也是紐蘭海軍盯上聯合艦隊的關鍵所在。
在政治層面上,如果聯合艦隊遭到了重創,甚至被全殲,那麼帝國海軍必然要做出相應調整。
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不會受到影響?
按照周湧濤的分析,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劉長勳首先就會考慮從中轉島這邊抽調一支特混艦隊過去。
關鍵就是,絕不能因此讓進軍波沙灣的行動受影響。
為了安撫迢曼帝國,甚至需要提前發起攻打基布要塞的行動,爭取儘快打通前往夕梵運河的海運航線,奪取陸心海的制海權。
在此,周湧濤明確提到一點。
攻打中轉島的行動進行得太過順利了!
迄今為止,並沒遇到真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