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夏艦隊真的在遠征艦隊的北面?
那可未必!
在西北東望洋海戰之後,斯普反覆進行了推演,而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梁夏艦隊指揮官在選擇航空戰術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的靈活,並沒有墨守成規,而且特別注重保護自身隱蔽性。
要說,在以航母為核心的海戰中,隱蔽就是最好的防護手段。
不管艦隊有多強大,在暴露行蹤,並且遭到攻擊後,往往都難逃一死,也就得竭盡全力保持隱蔽。
正是如此,才需要對攻擊機群的航線進行管控。
只要離得足夠的近,讓艦載機在升空之後繞行一段距離,也不是什麼問題。
關鍵還是從遠征艦隊被發現,到遭到攻擊所間隔的時間。
總共,就只有一個小時!
哪怕梁夏艦隊的艦載機在出動之後沿直線飛行,而且以最快速度殺向遠征艦隊,一個小時都很短。
要說的話,梁夏艦隊離遠征艦隊不會超過200千米。
理由就是:梁夏艦隊不會讓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機提前升空,最多讓艦載機在飛行甲板上面待命;收到水上飛機的偵查報告之後,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艦載機升空,然後得花10來分鐘進行編隊;哪怕讓艦載機分批次出動,在飛行途中編隊,也只有40分鐘的飛行時間。
對於過載的魚雷機來說,40分鐘最多能飛行200千米。
離得如此之近,梁夏艦隊卻沒被發現。
怎麼可能!
難道,坎寧安沒有在天亮之前派出偵察機,或者說沒派偵察機向北面飛行?
關鍵,遠征艦隊裡面有數艘大型戰艦,搭載了10多架水上飛機,而皇家海軍有利用水上飛機執行偵查任務的傳統。
總而言之,離得這麼近,卻沒有發現,根本說不通。
在斯普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田實在做另外一件事。
“根據陸續收到的電報,我做了統計,這是統計的結果。”田實一邊說著,一邊把紙條遞給斯普。
接過看了一眼,斯普立即鎖緊了眉頭。
坎寧安誇大了戰果!
按截獲的電報,遠征艦隊在之前的戰鬥中,取得的戰果只有7個,或者說由防空戰艦擊落的敵機,最多就只有7架。
關鍵還有,攻擊2艘“光輝”級航母的就4箇中隊的轟炸機與魚雷機。
這麼計算的話,梁夏攻擊機群的總規模恐怕才40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