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樞密院出來,白止戰才發現出了一身的冷汗,貼身穿的內衣都被汗水浸透了。
喝三杯茶,答三個問題。
這薛遠征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在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的時候,準確說是在回答之前,白止戰心裡就在打鼓,覺得薛遠征在考驗他。
或許,薛遠征也找劉向真問了同樣的問題。
問策?
薛遠征是何等精明與厲害的人物,需要向一個剛晉升的海軍少將問策?
這種戰略層面上的問題,白止戰就算有那麼點見解,跟薛遠征比起來,那也顯得非常的幼稚。
肯定不是問策,而是在用這種方式考驗白止戰。
要想成為帝國海軍統帥,必須具備敏銳的戰略眼光,不然最多隻是個干將。
只是,想那麼多幹什麼?
白止戰回賓館找到了周湧濤與江海洋,然後打電話把李雲翔叫了過來,四人就在賓館裡擺了一桌。
幾杯下肚,李雲翔開啟了話匣子。
下午,他向劉長勳提交了調職申請書,當即就獲得批覆。幾天後,交接了工作,他就去陸軍航空兵司令部報道。
他的下一個職務是陸軍戰略航空兵臨代司令官。
不出所料,會在幾個月之後晉升為陸軍航空兵中將。
此外就是,成立獨立空軍的事情已經有了定論。
因為成立空軍的事情得到薛遠征支援,所以陸軍總司令沒再表示反對,只是認為在戰爭期間,進行這種大規模軍事改革並不合適,建議分成兩步走。首先讓陸軍航空兵成為獨立的兵種,獲得自主權。在陸軍航空兵獨立運作基本上沒有問題之後,再考慮分割出去,組建真正的空軍。
薛遠征已經原則上同意採用兩步走的方案。
戰爭時期確實不益對已有的軍事體系做太大的變動,不管怎麼說,成立空軍會對上百萬官兵產生影響。
空軍的成立時間很可能會推遲到戰爭結束之後,至少會拖到大戰後期。
首先從陸軍分割出來的,就是李雲翔即將統領的戰略航空兵。
跟戰術航空兵相比,戰略航空兵明顯更加獨立,跟陸軍其他部隊,特別是裝甲部隊扯不上多大的關係,因此先讓戰略航空兵獨立出去,對陸軍的作戰行動不會有多大影響,也不會遭到官兵抵制。
不要忘了,帝國陸軍在過去二十年裡,一直重點打造戰術航空兵,而戰略航空兵是這幾年才冒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