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白止戰在廉旭升與李清等人陪同下,去各地轉了一圈。
也就是在這幾天的經歷,特別是所見所聞,讓白止戰對陸軍,以及地面戰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總結起來,也就一句話。
攻克與佔領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要說,下高王國這邊的情況要好得多,畢竟在上次大戰之前,冰風暴半島只有一個高巨王國,還是梁夏帝國的屬國,民眾早已認同與接受梁夏帝國番屬國的身份,反到不願意受到狹夷皇國統治。
同是番國,高巨王國與狹夷皇國平起平坐,朝覲的時候,使臣都站在一起。
即便如此,帝國陸軍依然要面對與解決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
在很多的地方,佔領軍的頭號任務就是幫助當地的民眾渡過嚴冬,也由此耗費了十分驚人的資源。
比如在田州與全城,帝國陸軍設定了數十個配給站,專門向戰爭難民發放救濟物資。
要說,安置狹夷皇國的移民,才是天大的麻煩。
帝國陸軍在高州等地建了五座移民收容所,已經收留了近兩百萬狹夷移民,而且幾乎全都是老弱婦孺,還有不少逃兵與傷員。因為他們不是高巨王國的百姓,所以不能像對待難民那樣就地安置。
這兩百萬移民,哪怕按最低配給標準,每天都要吃掉大約一千噸麵粉!
一個多月,賑濟難民與收容移民,就消耗了十萬噸糧食。
總而言之,很多作戰部隊都陷入到維持地方治安的繁瑣事務之中,根本沒辦法執行作戰任務。
所幸,暫時還沒有作戰任務。
這還是在下高王國。
到了狹夷皇國,肯定會有更多的麻煩!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攻打狹夷本土用不了多少兵力,可是在此之後的軍事佔領,肯定要動用百萬大軍。
戰爭初期,帝國陸軍去哪裡抽調百萬大軍?
3月9日,白止戰來到高州,這也是他在冰風暴半島的最後一站。
已經過去兩個多月,高州基本恢復了正常。
按照廉旭升的介紹,上高王國與下高王國合併之後,就把國都遷過來,因此高州的重建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在歷史上,高州一直就是高巨王國的王城,只是在上次大戰中被狹夷軍隊佔領,後來成了下高王國的國都。北面的上高王國,也就是高巨王國被迫把王城遷到了檀城。只不過一直稱檀城為陪都,仍然把高州當成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