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他還只是少將,靠高野的親筆信,他獲得了首相文衛的高度信任,成為了首相在軍令部的代言人。
再說,軍令部也確實找不出能頂替高野的人才。
田實在進入軍令部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蘭雲下令,常駐艦隊儘快做好出發的準備工作。
在電令中,田實還明確告訴蘭雲,在常駐艦隊重返戰場之時,將決出勝負!
雖然內心很是忐忑,但是對田實,蘭雲還是有點信心的。真要說,他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在25日夜間把田實送上了水上飛機,沒有讓他留下來。如果他當時出言挽留,田實沒有回旗艦,繼續在機動艦隊擔任客座參謀,恐怕26日的戰鬥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至少不會輸得那麼慘。
哪怕要敗,只要能多幹掉幾艘梁夏海軍的航母,局面也大不一樣。
可惜,沒有後悔藥可吃。
直到四天之前,也就是14日的時候,收到田實發來的電報,蘭雲才知道,該他效死的時機到了。
梁夏海軍的特混群已經離開旭海,很有可能在開赴流黃島的途中,說不頂很快,或許已經到達流黃島附近。
從整個戰場局面看,梁夏海軍在完成了協助陸軍掃蕩冰風暴半島的作戰行動後,轉戰西東望洋的機率極大。
攻打與佔領流黃島,在完成對狹夷皇國的戰略包圍之後,才能說別的。
不管怎樣,狹夷海軍必須死守流黃島。
作戰計劃就是:在陸軍死守流黃島的同時,常駐艦隊從圖克要塞出發,奔襲登陸場,消滅登陸艦隊與登陸部隊。
戰損?
根本不用考慮。
田實在電報中明確告訴蘭雲,如果丟了流黃島,等待狹夷皇國的就是徹底戰敗。最好的結果是在徹底戰敗,或者說是被戰火燒成廢墟之前,向梁夏帝國投降,從而保住東山再起的本錢。
然後就是幾十年的忍辱負重。
只是,幾十年後能不能東山再起,那還是個未知數。
有了前車之鑑,當梁夏艦隊再一次殺入東都灣,當梁夏大軍再一次君臨東皇都,必然對狹夷皇國施以重懲。
至少都會閹割掉狹夷皇國的雄心壯志,讓其成為俯首帖耳的奴才。
果真如此,還不如壯烈戰死!
言外之意,流黃島的戰鬥決定最後的勝敗。
能守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