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旭升確實是個直腸子,不但把陸軍在冰風暴半島上的作戰計劃告訴了白止戰,還順帶出賣了李雲翔。
他在不經意間,把李雲翔準備轉投陸航的事情說了出來,還提到李雲翔在陸航時的長官現在已經是陸航總司令,正缺幾個李雲翔這種既有經驗,又有能力的干將,早就在打李雲翔的主意了。
顯然,他不是說漏了嘴,是故意捅了出來。
李雲翔也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過來的路上就向白止戰和盤托出,等於給白止戰打了預防針。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冰風暴半島的戰事,跟白止戰之前猜想的有很大的出入。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突襲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讓敵人措手不及,來不及組織起來進行抵抗,但是也就幾個小時的事情,當裝甲部隊向防線縱深挺進的時候,敵人已經做出了反應。
戰鬥一面倒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敵人沒有有效的反裝甲手段,而且信奉的戰術思想非常落後。
比如,狹夷陸軍中數量最多的反坦克武器,竟然是從洛克共和國購買生產許可,在本國兵工廠生產的反坦克槍。
在梁夏陸軍中,駱沙陸軍與迢曼陸軍都已經普遍裝備的反坦克炮,在狹夷陸軍裡是鳳毛麟角。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打了這麼久,遇到的反坦克炮,一隻手的指頭就能數過來。
相對而言,軍事思想的落後所造成的影響,更加的要命!
在號稱“東方馬奇諾”的三十八度防線上,狹夷陸軍的所有防禦部署,竟然是以上次大戰為藍本!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架設在塹壕前方的鐵絲網,不到一人高,也沒有加固,最多隻能防步兵,根本擋不住坦克。狹夷陸軍沒針對坦克設定路樁,甚至沒有對塹壕加寬加深。機槍火力點仍然設在側面,重機槍放在後方,以跨越射擊為主,對來自正面,由坦克掩護的衝鋒根本是無能為力。
還有,狹夷陸軍把防禦部隊擊中部署在防線上,而不是後方,更別說加大防禦縱深。
這些問題,都是導致狹夷陸軍迅速潰敗的原因。
狹夷陸軍未必能認識到問題,所以就算有時間,也不一定會做出調整。
關鍵,怎麼調?
打到現在,狹夷陸軍都沒找著北,又怎麼知道該如何抵擋裝甲部隊的進攻?
在高州城外的一場戰鬥當中,上千名狹夷步兵還端著上好刺刀的步槍,朝禁衛軍的坦克發起衝鋒。似乎在這些狹夷步兵眼裡,只要有大無畏的武士精神,就能用手裡的刺刀捅穿坦克的裝甲。
就算戰術對了,武器裝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