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船臺上的那幾艘用快速郵輪改造的航母嗎?
要說的話,高野就是第一責任人。
為啥?
如果不是高野堅持,狹夷海軍未必會在兩年前啟動兩艘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程,而騰出來的船臺,以及更加寶貴的鋼鐵產能,不但能讓幾艘改造的航母及時服役,還能夠多造兩艘艦隊航母。
多出幾艘航母,哪怕都是改造的航母,這場海戰恐怕會是另外的結局。
別的不說,有了那幾艘都用“鷹”命名的航母,那麼在今天的戰鬥中,白止戰肯定不敢這麼奔放。在趨於保守的情況下,以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進入僵持階段後,狹夷海軍再不行,也能夠效仿上次大戰,用水雷堵死無比重要的守望者海峽。
現在,狹夷海軍還剩下什麼?
十艘戰列艦嗎?
實戰已經證明,在以艦載航空兵為主的戰鬥中,戰列艦上面最有用的武器就是數量眾多的高射炮。
顯然,別說現在這十艘,哪怕把兩艘還沒建成的超級戰列艦算上,也幹不過樑夏海軍的四艘艦隊航母。
接下來的戰鬥,其實很容易猜到。
梁夏海軍將前出東望洋,出動以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對狹夷皇國實施封鎖,攔截所有前往狹夷皇國的船隻,禁止任何國家向狹夷皇國提供援助。狹夷海軍會主動出擊,可是在廣袤的大洋上,戰列艦根本就追不上航母,而且頂不住艦載航空兵的打擊,衝出去等於主動送死。
要說,還不如現在就留下來拼命。
以高野的遠見,他肯定能看清這樣的未來,也就很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賭上一切,帶著兩支主力戰隊去旭海,找本土艦隊決戰,保不準還能幹掉幾艘梁夏海軍的戰列艦。站在他的立場上,甚至會想當然的認為,或許能夠在旭海逮住第三航空特混艦隊,從而把自我犧牲的價值最大化。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
只要高野在旭海纏住了本土艦隊,哪怕就一天,狹夷海軍的運輸船隊也能夠趁機把登陸部隊送上南北撒豆群島。在控制了守島與望島之後,就能效仿上一次大戰,透過佈雷封鎖守望者海峽。
果真如此,哪怕高野率領主力戰隊在旭海全軍覆沒,他也能夠成為狹夷皇國的英雄。
可見,這才是白止戰最擔心的事情。
正是如此,白止戰才讓周湧濤去做安排。
現在能夠衝上去堵槍眼的,也只有本土艦隊。
當然,周湧濤還立即搞明白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
要頂住的,不是第二主力戰隊,而是高野的第一主力戰隊,特別是那兩艘“大門”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