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重巡洋艦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在炮彈一波接一波砸過來的時候,高野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狹夷海軍一直把重巡洋艦當成二等主力艦,還一度考慮用來進行艦隊決戰,可是在梁夏海軍,重巡洋艦的地位卻十分的尷尬,不但數量不算多,連用途都是劍走偏鋒,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重視。
戰爭爆發之前,重巡洋艦往往被梁夏海軍當成炮艦使用。
簡單的說,就是哪裡有利益需要維護,就往哪裡派一支以重巡洋艦為首的艦隊,畢竟對絕大部分弱小國家來說,重巡洋艦的威懾力不在戰列艦之下,而且排程更容易,使用的費用也更低廉。
只是現在,那四艘重巡洋艦又是從哪來的?
第三航空特混艦隊?
這是唯一說得通的解釋。
能夠及時趕到雙車海峽東面,只有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戰艦。
因為兩艘快速戰列艦還沒有入列,所以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有四艘重巡洋艦,專門為航母提供防控掩護。
就是那四艘重巡洋艦嗎?
按之前獲得的情報,編入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是四艘“武州”級,而這是梁夏海軍的最後一種條約型重巡洋艦。因為第一種後條約型重巡洋艦還沒交付,所以四艘“武州”級算是最新銳的。
此外,這四艘重巡洋艦都在戰前回造船廠進行改造,增強了防空能力。
那麼,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四艘重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此,還搶先開火,擺出一副要跟第一主力戰隊決一死戰的架勢。
那只是四艘重巡洋艦啊!
等到距離縮短,“大門”號一次齊射就能幹掉一艘。
還有,沒有四艘重巡洋艦提供的掩護,第三航空特混艦隊靠什麼防空?
快速戰列艦嗎?
沒錯,就是快速戰列艦。
第三航空特混艦隊肯定是在昨晚轉向北上,哪怕沒有跟兩艘快速戰列艦在一起,也跟在後面。因為有快速戰列艦的掩護,所以有沒有重巡洋艦都無所謂。關鍵是,能趕在天亮之前返回旭海,而在夜間航渡的時候,顯然不用擔心防空的問題,也就不需要重巡洋艦提供防空掩護。
至於反潛,那是驅逐艦的事,跟重巡洋艦無關。
這下全都說得通了。
此外,派重巡洋艦過來,就是要監視雙車海峽,也就是監視第一主力戰隊,因為在第三航空特混艦隊北上之後,梁夏海軍已經沒有辦法在明天天亮之前監視雙車海峽,而第一主力戰隊肯定能在天亮之前透過雙車海峽。派幾艘重巡洋艦過來,至少能搞清楚第一主力戰隊在什麼時候透過雙車海峽。
站在梁夏海軍的角度看,肯定需要掌握第一主力戰隊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