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翔說得很清楚,如果特混群跟了上來,並且按照計劃攻擊了第一主力戰隊,那明天的戰鬥基本上十拿九穩,可以說勝券在握。如果特混群沒跟上來,那就肯定得在打擊目標中做出取捨。
言外之意,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沒法在一天之內對付三支艦隊。
周湧濤是航空參謀,而且本來就是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人,所以才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些問題。
李銘博沒想到,因為他對航空作戰本來就一竅不通。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得出的結論,依然需要看特混群的情況,只不過得針對可能發生的意外多做幾手準備。
在此,周湧濤提了一個建議。
如果能夠首先找到,並且消滅威脅最大的第三航空戰隊,擊沉那兩艘小型艦隊航母,消除最大的威脅,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讓“颱風”戰鬥機掛上炸彈執行轟炸任務,把防空強度降到最低限度。
簡而言之,把可用的出動架次全用來執行打擊任務。
“颱風”戰鬥機能執行轟炸任務?
當然能!
在機腹中心掛點上,除了能掛副油箱,還能掛上一枚250千克級炸彈,只是沒辦法俯衝投彈。
不是“颱風”的俯衝效能不夠好,而是沒有配備俯衝投彈所需的伸縮掛架。
使用普通掛架進行俯衝投彈,只要俯衝角度稍微大一些,在理論上超過七十度,投出的炸彈就有可能砸中前面的螺旋槳。也正是如此,俯衝轟炸機配備的是一種在投彈時能向外伸出的專用掛架。
所幸,不俯衝,水平飛行也能夠投彈,只是精度差一些。
周湧濤還提了一個意見。
在搜尋打擊第三航空戰隊的時候,安排護航戰艦搭載的水上飛機執行偵查任務,能夠進一步減輕艦載機的作戰負擔。
這些建議都很不錯,不過全都治標不治本。
也就在討論的時候,值班的電訊軍官趕了過來,送來剛剛收到的電報。
仍然是由海軍司令部轉發的。
讓白止戰擔心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