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傍晚,旭海西部的千嶼群島海域。
群島就在帝國本土東面,南江口外面,由大大小小的數百座島礁組成,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帝國抵禦外敵入侵的藩籬。
兩年多前,在南北撒豆群島淪陷之後,帝國海軍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把本土艦隊轉移到了該處,以網島上的桅檣港為母港,並且圍繞著網島設了三道防線,只是水雷就佈設了上萬枚。
在雷場保護下,敵人的潛艇無法進入,群島內部海域相對來說還比較安全。
只是,這些防線同樣把千嶼群島變成了本土艦隊的牢籠,讓本土艦隊更依賴由水雷與岸炮提供的保護。
對奉行進攻學說的帝國海軍來說,龜縮在港口裡面,簡直是奇恥大辱。
在忍受了兩年多的非議與屈辱後,在昨天,本土艦隊終於用行動證明,帝國海軍絕不是縮頭烏龜。
從第21分艦隊與第一戰巡分隊遭遇,也就是上午九點五十五分算起,到第11分艦隊六艘戰列艦打出最後一輪齊射,在夜間十點過五分撤入守望者海峽,這場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戰持續了十二個小時。
算上沒參加戰鬥的第13分艦隊,帝國海軍出動了十八艘戰列艦,六艘戰列巡洋艦,十二艘裝甲巡洋艦與十八艘輕型巡洋艦,此外還有六艘輕型巡洋艦、二十多艘驅逐艦與十多艘輔助艦船在旭海執接應。把這些全都算上的話,帝國海軍出動了一百多艘艦船,總噸位超過七十萬噸。
聯合艦隊這邊。
同樣把在戰鬥結束之後趕到的第四主力分隊與第五主力分隊,以及一直在附近徘徊,只是跟幾艘裝甲巡洋艦交戰的第二戰巡分隊算上,總共二十二艘戰列艦、五艘快速戰列艦、十艘戰列巡洋艦、十六艘裝甲巡洋艦與二十艘輕型巡洋艦、以及數十艘驅逐艦與輔助船隻,總噸位接近一百萬噸。
最終,帝國海軍損失兩艘戰列巡洋艦、六艘裝甲巡洋艦與四艘輕型巡洋艦,戰沉戰艦總噸位十一萬噸,陣亡與失蹤官兵四千餘人,傷殘六千餘,其中戰沉的兩艘戰列巡洋艦上的二千多名將士僅七人生還。
聯合艦隊有三艘戰列巡洋艦、五艘裝甲巡洋艦與七艘輕型巡洋艦戰沉,總噸位超過十五萬噸,陣亡與失蹤官兵六千餘人,傷殘超過了一萬,其中僅第一戰巡分隊的六艘戰列巡洋艦就有五千多名官兵傷亡。
從戰術的角度,也就是看損失與傷亡,帝國海軍無疑取得了勝利。
不要忘了,第一戰巡分隊的另外三艘戰列巡洋艦也遭到重創。“聲望”號與“反擊”號在船塢裡面呆了好幾年,才重新回到布蘭皇家海軍服役。“虎”號因為損傷太嚴重,在拖延了好幾年之後,布蘭皇家海軍不得不忍痛割愛,最終被當成廢鋼鐵賣給一家拆船廠,僅有艦鍾保留了下來。
“北河”號與“南江”號也在船塢裡躺了幾年,不過“魯河”號與“粵江”號都在幾個月內完全修復,重新回到本土艦隊的戰鬥序列。這四艘戰艦後來都接受了全面改造,升格成為快速戰列艦,在帝國海軍中繼續發揮光與熱,而且在下一次大戰的初期,成了帝國海軍的中流砥柱。
至於戰略上的勝敗,那就各說各的了。
其實,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口,第21分艦隊的官兵根本不會考慮那麼長遠,即便是司令部的參謀也不例外。
凌晨換崗之後,白止戰回到住艙倒頭就睡。
等到一覺醒來,已經是下午。
去軍官餐廳吃飯的時候,白止戰遇到了桂伯勇,而桂伯勇告訴他,在吃了飯之後去找賀永興。
雖然心有疑慮,但是白止戰沒敢耽擱。
在凌晨換崗前,白止戰就從通訊參謀那裡聽到,海軍司令部發來電令,任命賀永興為本土艦隊臨代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