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一點,才有當前的怪局。
在整個東方集團中,就只有奧國與西蘭國置身事外,非但沒有向敵國宣戰,也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關鍵還有,兩國以沒有進行軍事動員為由,拒絕按照戰時標準為盟國提供物資。
別說其他國家,即便是梁夏帝國,都得按照和平時期的正常貿易價格,從奧國採購鐵礦石等貨物。
僅就感情而言,這簡直就是在發戰爭橫財。
對此,集團內部是怨聲載道。
不管怎樣,梁夏帝國是盟主,能在奧國與西蘭國打欠條,最後要不要償還,那還未必說得準。可是對於其他成員國來說,拿出來的全都是真金白銀,甚至得從奧國與西蘭國的銀行借貸。
所幸的是,在去年年底,奧國的立法機構透過一項臨時法案,准許奧國當局為達到標準的進出口企業提供補貼,讓進出口企業按照東方集團的戰時價格標準,向盟國出口有明確用途的戰爭物資。
隨著該法案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集團內部矛盾才有所緩解。
關鍵就是,在東方集團內部,奧國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而且主要也就是其豐富的礦產資源。
一直以來,奧國都是東方集團最大的,全球第二的鐵礦石出口國。
雖然在鐵礦石出口方面,排名第三的高巨王國,以及排名第四的東駱沙都是東方集團成員國,但是兩國出口的鐵礦石加起來,都沒有奧國的多。由奧國出口的鐵礦石,佔到東方集團內部貿易總量的六成。
不說其他國家,連梁夏帝國都一直在從奧國進口鐵礦石。
此外,集團內的幾個主要工業國都在從奧國進口鐵礦石,狹夷皇國這種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更加是主要依靠進口。
在鐵礦石之外,奧國還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出口國,而且有70%是出售給東方集團的成員國。
除了礦產,奧國與西蘭國還是東方集團內部最主要的畜牧產品出口國。
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各種肉類的出口國。
在大戰爆發前,奧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肉類出口國,而且主要出口物件就是梁夏帝國等東方集團的成員國。按照非官方統計,在大戰爆發的前一年,奧國就出口了2500萬噸畜牧產品,其中大約有1500萬噸出口到梁夏帝國。雖然西蘭國的出口量要少一些,但是也超過500萬噸。
不說別的,奧國與西蘭國出口的肉類,一直都是東方集團其他成員國最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戰爭時期,東方集團對奧國與西蘭國的肉製品的依賴程度是有增無減。
道理也很簡單,戰爭時期得首先保證工業生產,還需要擴大軍隊規模,因此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必然會減少,從而導致農業生產力降低。即便透過戰時管制能夠降低農產品的消耗量,不過就總體而言,依然需要透過進口彌補減少的產量,以確保本國軍民的日常生活有足夠保障。
以蛋白質為主的營養攝入量,本身就是保證戰爭實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用通俗的話說,吃得飽與吃得好,才有戰鬥力!
其實,在大戰爆發之後,梁夏帝國從奧國與西蘭國進口得最多的,也就是以牛肉為主的畜牧產品。僅在新曆150年後4個月,梁夏帝國就從奧國進口了650萬噸牛肉,只是活牛就超過了1000萬頭,此外還從西蘭國進口250萬噸牛肉,進口量同比增長三分之一,創下了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