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代布林,梵軍南方叢集司令部,在“珀洛迪大捷”的訊息傳來之後,一眾高階軍官確實在歡呼慶賀。
感情,真的打了打勝仗。
只是,單獨呆在司令官辦公室裡面的查吉特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這能叫“大捷”嗎?
為了對付總兵力還不到3000的先頭部隊,中央軍出動了2個主力師,還從另外3個師抽調了數千名官兵,參戰總兵力接近3萬。在擁有超過10倍的兵力優勢的情況下,用付出上萬官兵傷亡,損失主戰裝備數千臺,以及數十架作戰飛機的巨大代價卻依然沒有能夠全殲先頭部隊。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大捷”,而是不折不扣的慘敗!
對外宣稱取得勝利,更多的是在為士氣與軍心著想,畢竟中央軍吃了敗仗,參戰的主力部隊差點全軍覆沒,傳了出去肯定不會有好的影響。只要能鼓舞基層官兵,就算胡說八道又如何?
再說,這又不是第一次胡說八道。
打到現在,如果完全相信官方宣傳機構釋出的訊息,梵羅國早已經取得大戰的勝利,根本就不需要在本土作戰。
只是,這樣的謊言,也只能說給下面的官兵聽。
就在開始,迪迦拉親自打電話來,讓查吉特儘快對作戰部署做出調整,也就是奪回被敵人控制的代奧格爾,讓南方叢集馳援焦特布林,協助中央軍作戰,務必守住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
說得直接一點,守衛焦特布林的重任落到了南方叢集的身上。
按之前發來的訊息,圍攻梁軍先頭部隊的2個主力師就來自焦特布林,還是守衛焦特布林的絕對主力。更要命的是,在焦特布林就只有3個主力師,因此在珀洛迪之戰後,就只剩下了1個。
其實,這也正是迪迦拉親自給查吉特打電話的關鍵所在。
僅剩下1個主力師,哪怕總兵力超過了30萬,還有數十萬民兵可用,也絕對擋不住梁軍的鋒銳。
在這附近,離得最近的,就是正在攻打代奧格爾的南方叢集。
至於從齋普爾抽調部隊,根本不可能。
迪迦拉在電話當中明確提到,部署在巴鐵北部的第二十四機步師,還有威脅更加巨大的第三十三步兵師均有異常的舉動。有理由相信,這兩支部隊會在某個時候發起進攻,因此不能動用齋普爾的預備隊。
此外,從齋普爾到焦特布林要遠一些,而且南面的那條鐵路得從代奧格爾北面經過,很可能會被敵人切斷。
至於另外一條鐵路,雖然是直達焦特布林,還有好幾條直線,但是一直遭到東方聯軍的重點照顧,通行能力很有限,未必能夠把齋普爾的主力部隊及時送到焦特布林,反到很有可能在運送途中遭受打擊。
對總理提出的要求,查吉特沒有回絕,還保證會盡全力,在拿下代奧格爾之後立即帶著部隊北上。
查吉特很清楚,他根本無法兌現這個承諾。
其實,這個承諾本身就存在問題。
何為“拿下代奧格爾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