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霍努島海戰”的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在這場海戰中,梁夏海軍損失了3艘航母,其中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劉向真”號與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周寬德”號戰沉,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唐聖賢”號遭到重創,此後再也沒有參與過作戰行動。
紐蘭海軍只損失了2艘航母,第52特混艦隊的“紐蘭”號與“小鷹”號。
此戰之後,紐蘭海軍在東望洋上還有3艘超級航母可用,而梁夏海軍只剩下了2艘大型航母。
從這個角度看,紐蘭海軍佔了大便宜。
其他主力戰艦,梁夏海軍的損失也大得多。比如防空巡洋艦,梁夏海軍損失了4艘,而且全是“青州”級,紐蘭海軍僅僅損失了2艘。通用驅逐艦方面,梁夏海軍損失11艘,而紐蘭海軍僅損失了9艘。梁夏海軍還損失了7艘遠洋護衛艦,紐蘭海軍為3艘。也只有大型攻擊潛艇,梁夏海軍的損失要小一些,即紐蘭海軍損失4艘,而梁夏海軍為0,即便按照紐蘭海軍公佈的戰報,梁夏海軍也只損失了2艘大型攻擊潛艇。按噸位計算,雙方主力戰艦交換比大約1.7。
毫無疑問,佔便宜的依然是紐蘭海軍。
當然,在登陸艦艇方面,損失情況則完全相反。
能確認的,梁夏海軍在這場大海戰當中損失的登陸艦艇,總共就只有30餘艘,幾乎全是排水量在1000噸以內的中小型登陸艇,主要是在向中轉島運送物資的時候,被紐蘭海軍擊沉。
這麼登陸艦艇的總噸位在2萬噸左右。
相對而言,紐蘭海軍的損失就非常慘重了。
整整一支登陸艦隊,包括6艘兩棲攻擊艦、9艘綜合登陸艦、10艘船塢登陸艦與7艘坦克登陸艦,全部被擊沉。
這裡,還沒有算上在登陸中轉島的作戰行動當中損失的20多艘中小型登陸艇。
此外,還有一整支運輸船隊。
全都算上的話,紐蘭海軍損失了近百艘登陸艦艇與運輸船隻,總噸位超過120萬噸!
在這場海戰中,梁夏海軍損失艦艇的總噸位都沒有120萬噸!
只是,登陸艦艇是乙類戰艦,而運輸船隻不是戰艦,都沒有記入戰損名錄。
除了艦船,作戰飛機的損失也很巨大,只是統計數字不是很準確,而且雙方公佈戰報的差距較為明顯。
按紐蘭海軍公佈的戰報,擊落與摧毀了大約3000架樑夏帝國的作戰飛機。
顯然,這是整個戰役階段取得的戰果,包括攻打中轉島期間,轟炸霍瓦依群島所取得的戰果。
不要忘了,只是在開戰當天,梁夏海軍與梁夏空軍就有1000多架作戰飛機因為沒有來得及升空,被摧毀在地面上。此後圍繞著中轉島進行的鏖戰,梁夏海軍與梁夏空軍損失了上千架作戰飛機。
扣除這些,只是在“北霍努島海戰”當中,梁夏海軍與梁夏空軍損失的作戰飛機肯定沒有這麼多。
正是如此,按照梁夏海軍公佈的戰報,僅損失400餘架作戰飛機,而且三分之一屬於岸基航空兵。關鍵是,在損失的近300架艦載機當中,超過200架屬於附帶損失,也就是隨同航母沉沒。
也就是說,在交戰當中損失的艦載機,連100架都不到,這還包括在起飛與返航階段因為故障而失事的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