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那音兒和劉二小姐又再次指責那些沒有讀書命卻拼命想讀書的人,一下子把那丫鬟的恨給挑到了最高,之後包舉人退親,看到劉二小姐那麼可憐卑微的祈求的時候,丫鬟本來已經不那麼恨了,可惜,在晚上的時候,劉二小姐強迫丫鬟跟她一起去找路漫漫的時候,再次跟丫鬟抱怨,她不覺得她說得那些話錯了,窮人就該有窮人樣,拼命往不屬於自己的地方鑽,才害得她丟了那麼大的臉,然後那個丫鬟就徹底失控了,等回過神的時候,劉二小姐已經死了,那個丫鬟嚇壞了,跑回劉府躲了起來,被找到的時候,一個勁的說她不是故意的,事情也終於大白了。
而之後,那個丫鬟被判了秋後處置,劉夫人也病倒了,但在病倒前,逼著劉員外把音兒送回了自己家不說,還跟音兒家說了老死不相往來,如果不是音兒在一旁添油加醋,劉二小姐也不會落到那個地步,而那對一直很冷漠的母女,竟然是劉員外的嫡妻和大女兒,只因劉員外一直不喜歡她們母女,除了沒有虧待過她們母女的吃穿用度之外,基本是把她們母女當成了陌路人,而現在整個劉家只有劉大姑娘一個孩子了。
本來聽過就算了的路漫漫,突然腦子裡閃過了一個畫面,當時劉大姑娘看哭得淒涼的劉夫人時,嘴角是一種得逞的笑,對,就是得逞的笑,跟路漫漫每次算計了其他人的笑是一樣的,然後路漫漫仔細想了一下,好像所有阻礙劉大姑娘母女的人都不存在了。
劉夫人病倒了,中年喪女,根本好不起來了,劉二姑娘沒了她就是劉家唯一的姑娘了,音兒也被劉夫人的手除去了,還跟劉家斷交了,路漫漫想知道自己猜得是不是真的,所以不著痕跡的問了在一旁八卦劉家事情的人:“那劉員外不是有嫡妻嗎?為什麼劉二姑娘的娘反而是劉夫人呢。”
那人為了顯擺自己什麼都知道,一臉神秘的拿手擋著嘴,好像以為這樣就是再說悄悄話了一樣,其實聲音大得所有人都能聽到:“那大劉夫人,是劉員外的娘撿來的孩子,當親閨女養,本來與劉員外是姐弟的,得了一門好親事,就是那位表姑孃的爹,後來劉老夫人的小女兒,看上了她未來的姐夫,就提前跟她未來姐夫洞房了,嘿嘿,所以嘛,就變成她嫁過去了,劉老夫人為了彌補,就把大劉夫人嫁給了劉員外,之後大劉夫人和那表姑孃的娘就從姐妹變成了姑嫂,當然是互相厭惡了,現在的這位劉夫人,就是那位表姑孃的娘給牽線的,直接以平妻的身份嫁進來的,然後仗著劉員外的寵愛,基本把持了劉家的一切,那大劉夫人和那位大姑娘就被逼到了鄉下的莊子,也是這次劉二姑娘要出家了,才把她們母女接回來,在劉二姑娘出嫁前嫁出去,聽說劉大姑娘的夫君好像是一個童生,明日就是劉大姑娘出家的日子了。”
旁邊聽八卦的人一臉驚奇的說了句:“我草,你不是吹牛的吧,這種事你都知道?”
那人急了,生怕別人不知道:“是真的,我三叔的表姑媽以前就是那大劉夫人那個莊子的佃戶呢,不過那大劉夫人人是真的好,對那些佃戶都挺好的,心腸好著呢,所以說好人好是有好報的,以後大劉夫人肯定能享福的,”然後隱晦的說了句:“現在劉家只有劉大姑娘一個孩子呢。”
聽到這裡,路漫漫基本已經確定,劉二姑娘的死,多半與那個大姑娘脫不了關係,她恐怕早就看出了那個丫鬟的不對勁,畢竟一個從小就活得很辛苦的人來說,察言觀色的本事一定很好,而劉二姑娘和那個音兒都是被寵壞的孩子,根本不會明白她們的一些做法會傷害到別人,所以更不會想到自己的命會丟在自己的丫鬟手裡。
想來燈會上的衝突也是劉大姑娘算計好的,就是為了刺激那個丫鬟,恐怕那個燈會也是那位大姑娘的手筆,因為她太清楚生活在底層的人,想要有尊嚴的活著太難,因此燈會給了那些人一塊接受施捨的遮羞布,而那個滿心歡喜,一心等著出嫁又高傲自命不凡的二姑娘怎麼會輕易出現在那些她討厭的窮人面前,想來也是大姑娘故意用了什麼辦法誆騙她出來,幾乎不用再算計什麼,那位劉二姑娘一定會與這些猜燈謎的人起衝突的,刺激那個已經有些問題的丫鬟就成功了。
而包舉人退親的事情,讓那位丫鬟有了憐憫劉二姑娘的機會,之後那位劉二姑娘一意孤行要半夜出來找路漫漫,肯定也是那位大姑娘用的手段,一環扣一環,劉二姑娘一死,劉夫人就不足為懼,在中間一直上跳下躥的音兒當然不會得到好結果,劉夫人那種喜歡遷怒的性格的人肯定不會輕易原諒音兒,所以逼著劉員外跟他的親妹妹斷交。
或許當初那位劉大姑娘也是看出了路漫漫的不簡單,所以才會冒險算計劉二姑娘去找路漫漫,就是為了把路漫漫拉進來,對付佔據了劉家莫大好處的包舉人一家,以劉二姑娘的性格,一定會跟自己的丫鬟抱怨自己沒有錯,就註定了劉二姑娘走出門的那一刻就是個死人了。
想到這裡的路漫漫竟然有些服氣了,沒想到這位大姑娘算計的本事真是不小,只動了一顆棋子,就把整盤棋給盤活了,從今往後,沒有人在攔在她們母女面前了,不過這位劉大姑娘的膽子還真是大,不管哪一步出了錯,事情的結果都會不一樣。
如果不是因為路漫漫太矯情,不願意吃苦,今日恐怕已經離開了鄖陽,就不會聽到這個案子的過程,也就不會知道自己竟然也成了別人棋盤上給人衝鋒陷陣的棋子,還是自掏腰包的棋子,
雖然路漫漫有些欣賞劉大姑娘的本事,不過算計到了路漫漫的頭上,害得路漫漫損失了兩千兩黃金,這可是要賣很多奴隸才能賺到的,路漫漫怎麼會是願意吃虧的人呢,當然要討回自己的損失了。
劉家,劉大姑娘的閨房
劉大姑娘把自己的一個梳妝盒子放在了桌子上,怡然自得的喝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