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非洲創業實錄>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 (2 / 2)

“原來是這樣啊!”康斯坦丁感慨道,“那巴加莫約造船廠建成後,它生產的船隻如果放到世界會是什麼水平?”

“很遺憾,陛下,在技術上估計會差兩代,實際上威尼斯造船廠本身就因為威尼斯的沒落,在技術上稍微落後於同行,現在船舶製造又因為鐵甲艦的出現,在技術進步空間上再次得到巨大提升,所以巴加莫約引入的造船技術一定會滯後於歐洲本土。”

巴加莫約造船廠說是複製威尼斯造船廠,實際上就是將威尼斯造船廠的機器淘過來,組裝在巴加莫約重新投產,而原本的威尼斯造船廠則會引入新裝置和技術,進行產業升級。

蘇伊士運河開通,地中海經濟再一次興起已經是必然趨勢,而威尼斯這個昔日地中海沿岸最璀璨的港口城市,也會煥發第二春,所以提升黑興根威尼斯造船廠的船舶製造水平也就變得重要起來。

這也是恩斯特建造巴加莫約造船廠的原因之一,把威尼斯造船廠的落後技術和裝置淘汰到東非,對於東非來說那就是先進技術,而威尼斯造船廠也可以完成產業升級,對於二者都有好處。

同時,將威尼斯造船廠的大部分義大利工人遷徙到東非來,恩斯特就可以從奧地利招募更多的德意志人到威尼斯就業,變相等於幫助了奧地利對威尼斯的控制。

加上恩斯特之前的毒計,威尼斯城市周邊的鄉村,人口被掏空,然後變成威尼斯市區之外就變成了奧地利人,將威尼斯市區同義大利人為主的農村隔離開。

而同城市隔開的義大利農村地帶,其被威尼斯城市影響的機率就大大降低,因為一般文化會自覺向城市集中然後再輻射出去。

接受不到威尼斯義大利文化的輻射,奧地利可以透過教育等方式,慢慢同化威尼託大區鄉村的農民,前提是打破當地鄉村權貴的釋經權,然後再對義大利老農們進行思想教化,不說百分之百,大部分義大利人會慢慢變成奧地利人。

而農村補充城市人口,是大勢所趨,慢慢的威尼斯城市裡的義大利人會因為生育問題,被周邊的奧地利鄉下人替代,這樣從上層到底層,德意志人的話語權就可以慢慢加強,而作為義大利文化中流砥柱的中產階級,奧匈帝國會想方設法讓他們離開威尼斯,畢竟義大利王國不能不接納這些真正的義大利愛國者,至於冥頑不靈還不想離開的,還可以讓東非接手,這一點恩斯特倒是無所謂,到了東非好好做人,那還可以拯救,不行的話,阿拉斯加雪地套餐安排。

當然,這只是一個設想,能不能完成還要考慮綜合因素,就比如萬一日後義大利王國重新收回威尼斯,這個程序就會被打斷,不過可能性很低。

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阻斷義大利文化在奧匈帝國境內傳播,亞得里亞海沿岸的義大利文化很濃郁,而這些地區剛好是奧地利沿海,威尼斯這個連線中心被打斷,慢慢的亞得里亞海東岸義大利文化也會衰落,接下來著手解決掉斯拉夫人(主要是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文化烙印,至少奧地利區域內的民族矛盾就可以極大緩解。

這實質上就是一場文化戰爭,恩斯特作為獻策者,感覺如果事情辦成了,未來奧地利人後代必須感謝自己,當然,按照前世經驗,後現代社會的所謂聖母婊們要是知道自己的“惡行”肯定會口誅筆伐,就像撒克遜人內的某些人享受了祖先透過剝削和殖民帶來的福報,然後就推翻維多利亞的雕塑一樣。

真要是對殖民惡行有所懺悔,在恩斯特看來這些人就應該先斷絕自己的衣食住行,過上非洲窮苦人民的生活,畢竟他們享受的一切都是英國殖民體系留下來的遺產,真以為每天工作不到八小時還能過得舒服就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那只是本國資本在想盡辦法從其他國家掠奪財富的結果,殖民時代也遠遠沒有結束,只是換成了更隱蔽的經濟殖民。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