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綿綿沒有與萬姨娘爭辯,只開口讓丫頭去廚房端碗綠豆湯來,她心裡覺得李家哥兒不錯,但也不願因為他和萬姨娘起了不快爭執。
從前母女倆人在一座小院子裡閉門度日,整日的你對著我,我對著你,相看生厭,連情分都淡薄了。
自鄭令意幫著她們娘倆從國公府裡逃出來,再到請陳嬈幫忙,讓她們藉著寇家的勢力在碩京站穩腳跟,鄭綿綿的性子一日比一日開朗,她說要招婿入贅,萬姨娘先是覺得意外,後來又細細想過,鄭綿綿如今未必不能支應門庭。
只是這李家哥兒雖為家族所不容,仕途無望,可畢竟是個秀才,萬姨娘心裡也清楚,她對李平的身世有所顧慮,李平對她們娘倆難道就一定滿意?
萬姨娘和鄭綿綿從國公府裡逃了出來,說起來,這和李平的境遇倒有些相似,只是她們是自己的選擇,自己掙來的,又有鄭令意在暗中相幫,多了幾分自以為是的體面罷了。
“這一季果香坊的賬都結了嗎?”萬姨娘接了綠豆湯,轉而說起別的事情來。
“結了,掌櫃客氣的很,硬是少收了我四成。”鄭綿綿笑起來,伸手拿了桌上的一個杏子吃。
鄭啟君在碩京的鋪面約莫有五六家,其中最賺錢的一家雜貨鋪子,寇家人也摻了幾股,捏在寇覺塵這一房手裡。
鄭啟君從鄭令意那知道了鄭嫦嫦的事情,來碩京巡查的時候,就把她帶著身邊溜達了一圈,也沒刻意的說她與自己之間的關係,不過掌櫃們都是人精,見著鄭綿綿或是丫頭來買東西,一縷都是賒的,掌櫃的都說不要錢,可鄭綿綿也不能這樣明目張膽的佔便宜,人家讓了四成,幾乎是只要了本錢,她但凡稍微買的多一些,就有小二機靈的叫了腳伕幫著挑回來。
鄭綿綿心裡明白,鄭啟君出生一落地就送到縣主府去了,她與鄭啟君能有個什麼情分,這點方便都是他看在鄭令意的份上給的。
聽說鄭啟君要成親了,萬姨娘和鄭綿綿商量著要送個什麼好,可得知鄭啟君是要在國公府裡的住上一段時間的,萬姨娘不敢繡,怕手藝叫人給認出來。
最後是鄭綿綿和丫頭跑遍了碩京大小鋪子,揀選了各色的大小趨近的珠子,用的都是價錢並不十分貴的芙蓉石、青碧石一類,打算給鄭啟君的新居穿一套簾子。
看著是個簡單的活,可要想做的好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編繩,挑珠子,配色,幾乎將鄭綿綿和丫頭的整個夏日都耗進去了。
大暑,是夏日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日雷聲陣陣,卻憋著不下雨。
萬姨娘這宅子剛買來時是修繕過的,可這個夏日雨水多,前一次下雨的時候,敞廳裡竟漏起了水,想是瓦片松裂了。
她不想請了外頭的幫閒來修,可王叔那幾日忙碌,丫頭去了幾趟都沒碰上。接下來幾日又旱著,萬姨娘一時間也給忘了,今天聽見這雷聲倒是想起來了,憂心忡忡的吩咐丫頭拿了個桶子在漏水處接著,也算未雨綢繆。
“您別擔心了,就幾滴水,等過了今天,我再讓王叔請個相熟的泥瓦匠來就是了。”
丫頭將裝著幾支蓮花的木桶拿了過來,蓮花還很鮮嫩,花瓣尖上掛著的露珠一顫,落在了磚地上。
這是今晨李嬸送來的,說自家裡沒有女娃娃,特拿來給鄭綿綿香一香,又問怎麼好久都不見她了,聽鄭綿綿說自己怕熱,躲在家裡做珠簾子,她又誇鄭綿綿心靈手巧,這才走了。
丫頭關上門,有口無心的說:“怎麼覺得李嬸是太長時間沒見姐兒你了,特意來瞧上一眼的。”
鄭綿綿聞言,忍不住多遐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