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是硬成本,肯定省不下來;渠道商則幾乎不可能在分成上讓步;那多出來這15%就必須出版社割下自己的肉給作者
這意味著出版社只能拿走書價的5%10%,扣掉人工和稅,除非能賣上幾百萬冊,否則劉正雄就是給張潮打白工。
張潮對自己的魅力還沒有這麼大幻覺。
劉正雄依舊信心滿滿,他又掏出一疊紙放在張潮面前道:“我對您的作品在囼島暢銷有信心。這是協議,您只要簽了,就能拿到華人作家,乃至全世界作家最高的版稅。協議絕對沒有問題,您可以現在就叫律師看。”
張潮拿起合同略翻了翻,雖然是繁體字,但整體而言還是一份很規整的制式合同,除了30%的數字比較驚悚,其他方面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陷阱。
而且既然劉正雄這麼說了,那細節方面肯定也挑不出毛病。
協議沒有問題,那問題一定就在協議之外。張潮忽然很想知道劉正雄到底要耍什麼把戲了。
於是他把協議一收,對劉正雄道:“30%確實讓人心動,但我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
劉正雄道:“沒問題,您儘管拿回去看,最好也讓律師認認真真看。我們很有誠意的!不過我只能在大陸再呆兩天,後天晚上就要回去了。所以……”
張潮點點頭表示明白,也不客套,拿著協議就離開了。
當天晚上,張潮就找到了黃傑夫,兩人仔細地研究了一下這份出版協議,黃傑夫也沒看出什麼不對勁。
他們甚至在網路上找到了這份協議的制式原版,對比了一下,都是正常修改。
正雄出版社,也能在囼島的網路上查到公開資料,是一家合法註冊的企業,雖然排名不算靠前,但也看不出什麼紕漏。
張潮分析道:“不找你而直接找我,大機率是因為覺得我年輕,可能看這個30%一衝動就簽了。”
黃傑夫點點頭道:“是的。要是我看到30%這個數字,恐怕都不會向你彙報,直接就拒絕了。八成是個詐騙犯。”
“詐騙犯……詐騙犯……”張潮忽然想到了什麼,馬上打了個電話給許蕊雅,急匆匆的問道:“Rheya,你在哪裡?上次你讓我簽名的書還在嗎?”
半個多小時後,許蕊雅就帶著一袋書來到了潘家園張潮的辦公室處。
張潮翻了翻,就從中拿出一本《少年如你》,問道:“這是你在哪裡買的?”
許蕊雅道:“嗯……應該是今年春節在囼北玩的時候,在一間小書店裡看到了,就買下來了。”
張潮追問了一句道:“你確認是在囼北?”
許蕊雅很確定地道:“當然確認,才半年前的事。怎麼,這本書有問題嗎?”
張潮翻看了一下,道:“我在囼島還沒有授權的出版社呢。這本是盜版,封面和大陸版的一樣,繁體正文有可能是翻印自港島明窗社版。我簽名的時候只覺得紙張不對勁,還以為是印刷批次的問題,就沒有注意翻。
現在一看,純純一個縫合怪。”
許蕊雅訝道:“盜版?怪不得便宜呢,我還以為是舊書,但是老闆保證是新書。”
張潮點點頭道:“我有點明白這個囼佬要幹什麼了……不過還要確認一些事情。Rheya,你認不認識囼島那邊的人?傑夫,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