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張潮就見到了燕大給自己安排的英語老師,一名從米國來燕大留學的華裔女生,中文名許蕊雅,英文名就是Rheya。
許蕊雅和黃傑夫一樣都是混血兒,不過許蕊雅長得比黃傑夫更中國一些,如果不是刻意曬黑的小麥色肌膚太過於顯眼,把她當成一箇中國女生也完全可以。
一見到張潮,她就熱情地和張潮握手道:“Hello, nice to see you,張潮同學,我是許蕊雅,你叫我Rheya就行。”
張潮還在琢磨為啥是“see&neet you”的時候,嘴巴已經本能溜出來那句話了:“Nice&neet you too。”
說完他就等對方再說一句:“How are you?”
然後他再回一句:“Fine,thank you,and you?”
結果許蕊雅直接往課桌上放了好幾本書,道:“我還是你的書迷,能幫我簽名嗎?”
張潮訝道:“這麼多……好吧。”
許蕊雅嬌聲道:“版本不同嘛……我到處旅行,看到你的書就買咯。”
不過接下來兩人的溝通就漸漸順暢了,張潮也知道了系裡讓她來當自己口語老師的原因。
許蕊雅從小學開始,就過著中米兩國頻繁切換的生活,不僅是語言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關鍵她非常熟悉米國的生活方式和各種禁忌,不僅可以教張潮口語,而且會幫助他去米國後儘量避免因為文化差異惹出麻煩來。
尤其張潮是歷年被IWP邀請的中國作家中最年輕——還是最有錢的一個,聽說還喜歡開個豪車什麼的。
要是在米國超速被帽子叔叔攔下來,張潮應對不當,被清空彈夾什麼的……
課程正式開始以後,張潮就問了一個問題:“你剛剛見到我的時候,為什麼說的是‘ nice to see you’,而不是‘nice&neet you’?”
許蕊雅答道:“這就要看語境了……”
一節課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張潮一看手機,已經5點多了,隨口就對許蕊雅道:“謝謝你,Rheya!要不今晚我請你吃個飯?”
許蕊雅笑著道:“那這個邀請是屬於中文語境的,還是屬於米國語境的呢?”
張潮一愣,問道:“這還有分嗎?”
許蕊雅認真地解釋道:“那當然。如果是中文語境,這就是一個同學之間很普通的邀請。如果是米國,我們又是異性,你這樣的邀請,很可能會被認為是個date……”
張潮聽了半天,終於搞懂了兩者的區別,馬上道:“中文,中文語境。”
許蕊雅道:“不啦,今晚我家裡做了飯,我回家陪我爺爺吃飯。”
張潮奇道:“你也是走讀生?”
許蕊雅點點頭,張潮也沒有多問,收拾好書包,兩人就一塊下了樓,然後在樓底下道了別,一個往西走,一個往東去。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6月,即使是燕京,天氣也眼見的熱了起來。
張潮這天在燕師大下了課,剛到停車場,就看到一個“地中海”中年人站在他的車邊東張西望。